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7月《小康》
  栏目:时政
鄂尔多斯:一座西部城市的生态现象

★文 /《小康》记者 陶卫华

  长期和沙子打交道,苏栓海被晒得黝黑黝黑的,但他对现状很满意。老苏告诉记者,过去冬天缺少饲料,牛羊饲养头数受到限制,沙丘逼到了家门口,不治沙不行了。现在他家里养100来只羊、10来头牛,冬天的饲料全部来自这个被治理好了的沙漠草场,还有剩余,沙柳平茬后还能卖4000多块钱。   
  像苏栓海这样的治沙造林大户在鄂尔多斯有700多家。而且,许多企业纷纷进驻鄂尔多斯投资生态建设项目,涌现出了东达、昊派林纸一体化、碧森木业等林沙(草)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形成了治沙的良性绿色产业链。
  “沙柳每三五年就需要平茬,过去农牧民都把这些茬当柴火烧了,现在我们变废为宝,用它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皮屑,综合利用可作回菌袋培植食用菌,食用菌完了以后的菇渣经过筛选,又可以用作无土栽培蔬菜,最后遗留的菇渣就变为有机肥,再回归到沙漠和土地上,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描述起这一产业思路,鄂尔多斯市碧森木业公司董事长周志疆十分兴奋,他告诉记者,这一林草产品不仅直接带动了伊金霍洛旗周边农牧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后续的无土栽培香菇、蔬菜等产品,更为他们搭建了美好的创富前景。
  “以沙柳做密度板,我们年需要20万吨原料,惠及到伊旗及周边旗县,就林沙产业这块的人均收入在800到1000元,而作为附加值的生产菌棒、香菇的产品这块,我们年产100万袋,那么农牧民每户每年产1万袋,他的利润就在3万元左右。”
  目前这家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已经建成,与此同时,无土栽培的香菇、蔬菜等正在进行产业化的试种,约在7月份可以进入市场。
  “现在农牧民积极性高得很,天天来这里看菌棒的培植。”周总笑着说,虽然他们现在前期的投入已经达到2亿元,但他对盈利前景十分有信心。
  事实上,官方的数据已经证明这一产业的无限前景:2006年,鄂尔多市林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91元,占总收入的16%。
  “在治理的同时要考虑可持续性,要考虑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治理生态只靠政策优惠与扶持不可能长久。”这是多位官员的经验之谈。
  市政府的思路是:依托生态建设所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防沙治沙,大力发展柠条、沙柳、沙棘、枸杞、杏仁、速生丰产林等林沙产业基地,带动林草企业的发展,如此,鄂尔多斯的生态建设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形成完美结合。
  
  2001年以来,鄂尔多斯对政绩观的表述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潜力就要深挖、有希望就要争取、有机遇就要抢抓、有实绩就要褒扬、有虚报就要批评”、“贵在真抓,重在落实”等等,和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的方针“神似”。
  应该大书一笔的是鄂尔多斯的几次“以人为本”的施政大动作:免征农业税,实现农牧民税负“零负担”;推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60万农牧民直接受益;实施农牧民低保制度,使2.6万特困农牧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受益学生16.7万人。
  此外,有关城乡群众生活、就业、养老、医疗,以至扶贫济困等等,全都纳入政府的视野,经济发展惠及群众生活。此等动作代替了以往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受到决策者的空前重视,并与经济领域轰轰烈烈的大项目齐头并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短腿效应”逐渐弱化。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7-06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