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7月《小康》
  栏目:时政
鄂尔多斯:一座西部城市的生态现象

★文 /《小康》记者 陶卫华

  如今的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区被广为人知,并成为旅游景点。这片16万亩大的人造绿洲,将库布其沙漠横腰斩断,并以稳定的速度扩大着绿色的范围。今日绿意葱茏的恩格贝,最吸引人处在于,它是辞“官”自费治沙的王明海和一批致力于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志愿者,十多年来在一片沙漠上一点点干出来的。
  “我是一农民。”这是王明海常挂在嘴边的话。每当他哈哈笑着这么说时,总免不了被大家嘲讽。王明海反驳:“我大半辈子就在沙漠里种树了,不是农民是什么?”
  其实,王明海最初的身份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常务副总裁。1989年,集团为了应对企业原料供应紧张的挑战,花费12万元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恩格贝买下30万亩草场,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培育新品种绒山羊的基地。
  曾为公司开疆拓土的王明海赴任前往。初到恩格贝,他吓了一跳:这哪里是什么“草场”,黄沙的魔掌早已抹掉了这里的每一丝绿色,原有的上百户牧民已被风沙迫迁他乡,可供王明海他们落脚的,是一处治沙站的“遗址”:一间黄沙半掩废弃的土坯房。
  王明海们没被吓倒。他和20多名员工在沙漠上推沙造田,手把手撒籽种树。树苗被风沙吞噬了,他们就一次次再栽。公司投入的上百万元资金,换来了黄沙里初现的点点嫩绿。
  1994年,面对遥不可期的投资回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领导决定撤出恩格贝。然而,此时的王明海已无法离开。他做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辞去待遇优厚的集团副总裁职务,自费承包治理恩格贝。
  辞职治沙的最初几年中,王明海的事业充满了艰辛,治沙资金捉襟见肘。他把自己的几十万元积蓄都扔进了黄沙中。不够,又借贷了200多万元。那时候,恩格贝的员工经常连续十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这些理想主义者们在恩格贝南缘筑起一道绵延20多公里的“沙漠长城”,恩格贝示范区内建成总蓄积量达300多万立方的大水库,沙漠里有了长年不断的水源;他们淤澄出万亩海绵田,在16万亩荒沙上种植了300多万株树木和300多万穴沙柳等灌木,还在洪水淤出的田地里种植蔬菜、瓜果、花卉、药材、沙野菜。
  现在的恩格贝,不仅绿意盎然,还有利用沙漠自流泉开发的矿泉水品牌,孔雀、驼鸟、火鸡、山鸡、珍珠鸡等特种养殖业相继展开,沙漠生态旅游业效益初见。
  “伊甸园,一个意思是沙漠中的乐园。”王明海勾画着他的生态蓝图:“随着沙产业的壮大,恩格贝会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强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将永留世间。”
  今日的王明海彻底告别企业领导者角色,而以民间治沙狂人的身份被人们牢记。像他这样的治沙英雄还有很多。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向记者列了长长的名单:殷玉珍、乌东巴图、王中强、乌日更达赖……这些名字,被鄂尔多斯作为光荣的榜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绿色产业效益无限
  为了鼓励群众参与治沙造林,鄂尔多斯市政府一直实行“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政策;对参与治沙防沙的企业,实行林业轻税费政策,鼓励外商和非公有制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防沙治沙。
  这一政策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今日的鄂尔多斯人多数相信,治沙造林不仅能改善环境,更是能赚到钱的。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苏栓海就是现实的例证之一。2000年前后,苏栓海承包下了镇里的1.2万亩沙漠,“当时这里全部是流动沙丘,根本看不到绿色植物。”他从最初的固沙湿地一步步做起,几年里陆续种下羊柴、沙柳、柠条等植物,现在都已经活下来了。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7-06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