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1月《小康》
  栏目:时政
松江:艰难时刻的转型

★文 /本刊记者 郭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指标。来自决策层的决心显而易见。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松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上海松江区区长孙建平刚刚从国外考察回来。这一趟,他并没有带回来好消息。
  途经香港,他发现,香港商业街上的商铺门口都站着一个人,就像我们小饭店的招待一样,在门口招揽生意,但生意冷淡,商铺里面几乎没人。美国和加拿大也不例外,商场里门庭冷落,他们不再无节制地举债消费。
  美国人开始存钱,他们的居民储蓄率已经由-2%提高到7%,这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大幅下降。
  “除了生活必需品外,电子类产品一般不太消费,尤其糟糕的是高端电子产品的消费。”孙建平预计,接下来大的商业零售订单不会太多,而2010年松江电子新型产品的产能却占到所有产业产能的59%。以笔记本电脑为例,2008年,全世界是1.1亿万台,松江占3800万台,近三分之一。
  “这样下去,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他很担忧,松江的产品66.6%面向国际市场,国际需求的下降导致产能过剩,这种情况可能要维持一段时间。
  “我们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那些出口不足的企业,一方面帮他们去跑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实施采购。”
  但显然,这种努力的效果很有限。
  松江的工业产值增加值从2008年6月一直下滑到2009年8月,连续下滑了14个月。2009年一季度、二季度,松江的GDP增长均为负,直到三、四季度才出现正增长。
  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反思:这是我们经济结构的问题,60%以上依靠出口,外向度非常高。曾经,这是松江的特点,也是松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现在造成了松江的工业受到外部的影响非常大。
  他坦言,由于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任务较有压力。
  
  转型
  新世纪之初,郊区的城市化成为上海新一轮战略发展的“主要发动机”,也推动了上海“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在开放政策与改革环境的的佑护下,松江开始起飞。
  从1992年到2007年,松江GDP连续16年平均增长24%。“我曾经算过一笔账,在整个上海快速的发展当中松江是更快速的发展。”孙建平以惊人的记忆力,一口气背下了如下数据:2002年,上海9000亿工业产值,松江是605亿,占上海的6.7%;2003年,上海11000亿工业产值,松江是1167亿,占上海的10.2%;2004年,上海13000亿工业产值,松江是1540亿,占上海的12.08%;2005年,上海工业产值达到16877亿,松江是2130亿,占上海的12.6%;2006年,上海的工业产值到了2万亿,松江是2620亿,占上海的13.1%;2007年,上海的工业产值已经到了2.4万亿,松江是3500亿,占上海的14%,2008年,上海的工业产值是2.45万亿,松江是3671亿,继续保持上海的14%。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1-13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