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3月《小康》
  栏目:社会惊视
“知识青年”再“下乡”

★文 /张亚

  类似于“知识青年”再“下乡”的大学生村官运动正逐步展开,“大学生”村官最终能给农村带去什么?这一举措能否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困?

支农队伍向太阳.jpg

  离大学毕业只剩四个月了,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甘肃籍学生王忠强已经得到了好几家单位的青睐,其中有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城乡桥》杂志,还有一家不错的企业。但是,他并没有怀着轻松的心情等待毕业,狗年春节刚过,他就早早来到学校,惟恐错过北京郊区大学生村官助理的报名。2月15日上午一大早,王忠强抢到了第一批职位的报名机会,他将和200多名同学争夺15个上岗职位。

  “对我而言,做村官助理的待遇相当不错了,我也喜欢这一工作岗位;到农业部说起来很好听,其实收入、发展空间也许并不一定好。我不知道是选择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他这样倾诉自己的烦恼。

  待遇诱人

  北京户口、年薪3万、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录取——2006年北京对首批应聘到郊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毕业生给出了如此优惠的待遇。

  以这样的条件招聘大学生任村官助理是北京东郊平谷区的创举。2005年初,平谷区面向北京市招聘大专学历以上的村主任助理,在328名符合报考条件的应聘者中选中了32名。一年过去了,这32位村主任助理无一离开。

  “平谷经验”引起了北京市教工委、人事局等单位的重视,马上被引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招聘对象是北京高校毕业生及少量外地院校北京籍毕业生。

  北京计划第一年(2006年)招聘2000人,三年内招聘8000人。北京一共有3900多个行政村,这样,三年后,北京市郊平均每个村将有两名大学生,村主任助理的薪水将由市财政与区财政共同负担。

  能落户北京以及稳定的安排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是我,一边是高薪的外企,一边是稳定的村官,我也会选择后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曾繁文对《小康》表示,如果不是准备考博,这种机会他也会考虑。

  同时,北京郊区的发展程度也是一大优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的一位来自重庆的女学生等候报名时告诉《小康》:“同样是在郊区,北京郊区比我们老家经济发达许多。”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3-12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