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3月《小康》
  栏目:社会
脆弱的碧桂园

★文 /本刊记者 刘建华  广州报道

  2008年11月1日,谭钜再次盼来了碧桂园的收楼通知,一家人再去看自己未来的新家时,工人还在屋内屋外施工。在销售顾问钟小姐的陪同下,他们发现地板漏水、墙壁开裂等一共有45处需要翻修。
  此后一年多时间,谭钜前后五次接到通知收楼,但每一次他都发现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则越来越多。
  继长沙碧桂园威尼斯城被媒体曝光后,巢湖碧桂园银屏秀色苑被指为“未验收就交房”,广州凤凰城凤馨苑的业主们则投诉碧桂园产品换概念,台山碧桂园则出现了楼体中发现破竹子代替水泥砖头,锈钢管穿通栋梁,房屋主梁有裂痕等现象。
  一时间,针对碧桂园房屋质量的投诉越来越多,“质量门”风波让中国最大的“地主”正在吞下昔日疯狂扩张的恶果。
  脆弱的根基
  在最初“像卖白菜一样卖房子”的时期,碧桂园房子的质量还是有口皆碑。华南碧桂园的业主黄平海对自己的房子就很满意,他在这儿住了十年。不过,那是初创时期的碧桂园产品。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出身于泥水匠,做过建筑包工头。最初的发家故事在财经界耳熟能详。 1993年,杨国强在时任新华社记者王志纲提议下创建了碧桂园学校,终于将“4000户只卖了3户的烂盘子”成功销售,开始了其地产神话。2006年7月,碧桂园集团悄悄转变工商登记上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外资企业,经过一系列重组活动,剥离了学校、医院、自来水厂、高尔夫球场等房地产之外的业务,成立碧桂园控股公司,并于2007年中在香港成功上市。
  碧桂园成功的一个秘诀现在广为人知:拿地,疯狂拿地。
  在快速扩张的阶段,碧桂园不仅成为国内大“地主”之一,销售业绩上也鲜有能出其右者。碧桂园控制房地产开发产业链过程的“一条龙”方式被业内认为是控制生产成本的典范,但该模式却也成为其楼盘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源之一。有业内人士说,碧桂园集团扩展得太快,资金链供应不上,公司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督方面顾此失彼也是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根源。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碧桂园将建筑工程外包,自己建的房子越来越少了。这对以建筑起家的杨国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这已经不是多年前的碧桂园了,逐渐成了一个靠土地赚钱的地产商了。”碧桂园的新业主大部分都这样认为。在记者调查中发现,顺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韶关碧桂园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是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和设计单位分别是佛山市顺德区保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这些相关单位与碧桂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又不仅仅如此。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3-26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