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6月《小康》
  栏目:文化
柏杨——那个给我们竖镜子的人走了

★文 /《小康》特约记者 张弘

  周明对自己最后一次见柏杨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2006年年底,我到台湾去接受柏杨捐赠。在回来的前一天晚上下着大雨,我去柏杨家里向柏杨告别,他躺在床上,夫人张香华对他说我是来向他告别的。柏杨不顾张香华的劝阻,让张香华给他穿好了衣服起了床,坐着轮椅到客厅来和我说话。他说这次手稿文物的捐赠我是下了决心的,你也知道,台湾报纸上有骂我的,还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柏杨先生,你到台湾来了半个多世纪,你喝台湾的水,吃台湾的大米,为什么要把手稿捐给大陆?但是,这件事我是不动摇的。他还说,等我身体好了,我还想回大陆看看。两岸的人应该相互多看看,便于了解沟通。我说,我走了,我会再来看你。他眼睛湿润了,在轮椅上背过身子往卧室走。我目送着他到卧室门口,他突然转过身来,举起右手对我摆了几下,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没想到,这成了永别。”
  但是,柏杨的更多文物还是在台湾台南大学的柏杨文物馆。柏杨文物馆建在台南大学两幢教工楼里,在400平方米的基础上复原了6处柏杨生活场景。该馆文物全部来自柏杨的家中,有些甚至是柏杨正在使用的家具。柏杨与台南的缘分源自1949年,他先执教于台南市立初中,后在台湾成功大学任教。柏杨赠予台南大学的文献包括手稿、校对稿、文物、剪报数据、影音数据、相关研究论文、《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和《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及杂文、小说、诗词、其他史学著作。柏杨文物馆重建了柏杨入狱前的家、绿岛牢房、出狱后朋友提供的车库之家以及目前寓所花园新城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六个空间,藉此还原其写作场景。6个场景中放置不同时期文物,大至沙发,小至纸笔、烟斗、药袋,并与台湾近60年来经济、文化、社会变迁结合。 出于真实的需要,他们搬走了柏杨家客厅里正在使用的沙发、茶几,书房的书柜等生活用品,DVD等这样细节化的文物也被收入文物馆。更有些机构提出要搬走柏杨家的床。张香华说床不能搬走,一是他现在正睡着,二来这是张能电动调整角度和高低的床,老人用着方便。
  “酱缸文化”并未终结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柏杨多次受到演讲邀请时说自己准备讲《丑陋的中国人》,但是在台湾屡遭拒绝。1984年,美国爱荷华大学请柏杨与张香华完成国际作家写作计划,9月24日,柏杨终于做了《丑陋的中国人》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他猛烈抨击了“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
  早在1981年8月16日,柏杨在美国纽约华府孔子大厦做《中国人与酱缸》演讲时,就提出了“酱缸文化”的概念:“说到酱缸,也许年轻朋友不能了解。我是生长在北方的,我们家乡就有很多这种东西,我不能确切知道它是用什么原料做的,但各位在中国饭馆吃烤鸭的那种作料就是酱。酱是不畅通的,不像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样澎湃。由于死水不畅,再加上蒸发,使沉淀的浓度加重加厚。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 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这种特色的是‘官场’。过去知识份子读书的目的,就在做官。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场’,是由科举制度形成,一旦读书人进入官场之后,就与民间成为对立状态。那个制度之下的读书人,唯一的追求标的,就是做官,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美女和金饯。从前人说:行行出状元。其实除了读书人里有状元,其他人仍是不值一文的工匠。那时候对其他阶层的人,有很多限制,不能穿某种衣服,不能乘某种车子。封建社会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为前提。封建社会控制中国这么久,发生这么大的影响和力量,在经济上的变化比较小,在政治上却使我们长期处在酱缸文化之中,特征之一就是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因而变成一种一却标的指向‘政治挂帅’。使我们的酱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浓。”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6-11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