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2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国家大剧院幕后

★文 /张志 李漠 王帆 李谟坤 小康特约撰稿

  “比如说我跟建筑师争议最大的事情就是屋顶的防水做法。大剧院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外头有钛金属板做装饰面,它是椭圆球,很难说哪个是房顶,哪个是墙。作为法国建筑师,他用橡胶或者油毡的做法,就必须在橡胶或油毡上打眼,穿透以后才能跟钛金属板固定。这样有两万多块板,要打八万个眼。这是个大难题。而且橡胶、油毡有使用年限,十五年就得更换。当时我们做了一个用铝板进行咬合的实验,用铝金属来代替橡胶、油毡,防水效果更好,而且没有15年老化的问题,”万嗣铨回忆说,“在这点上我绝不妥协,我签字,盖成功了算你的功劳,盖砸了,我的责任。建筑师服我,现在很成功。一点都不漏啊。”
  攻克七大技术难题:架起“中国第一大穹顶”;进行超深基础施工;安装钛金属屋面;保证石材国产化;
  快速安全撤离观众的设施建设;控制剧场信号;让四季“春水荡漾”。
  最终经过6年的施工,攻克了七大难题:国家大剧院落成。
  寻找一条崭新的运营之路
  2007年年初,国家大剧院确定由北京市主管,并明确定位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这意味着,国家大剧院将区别于其他按照市场运作的演出场所。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算过:国家大剧院总投资30亿元,把这笔钱折合到剧院内的6000个座椅上,每个座椅近50万元;国家大剧院建成后,一年下来在水、电等能源及外部清洁方面的维护消耗将以千万元计。 
  如此高的成本靠什么弥补?对此,国家大剧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邓一江说,国家大剧院每年总收入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国家拨款、经营收入和社会筹资。
  有研究者们预测,国家大剧院在开业前3年,80%的资金来源还要靠政府补贴。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委员会主任吴祖强的认同。他认为,国家大剧院的情况与法国巴黎歌剧院有些类似,后者也是公益性非营利机构,政府资金扶持高达歌剧院支出的66%到70%。参照国外一些大剧院的运行模式,国家大剧院获得国家补贴的比例将占到整个剧院运转成本的40%—60%,这部分运转成本将由中央财政和北京市共同承担。
  而就票价问题,邓一江表示,经过反复权衡,大剧院采用立体票价体系——根据演出季项目的安排,划定总票量的70%为亲民票价,10%为相对昂贵的票价,这一做法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欣赏需求,同时又可尊重演艺市场规律,维护国内演出市场秩序的稳定。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2-20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