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8月《小康》
  栏目:时政
丢失的大武汉

★文 /《小康》记者 李婕 杜娟

  在去过和没有去过武汉的人眼里,武汉和武汉人的口碑都是贬多赞少。曾经一度有人戏称“鄂”字有两个口,好争吵、告状、拆台;人有两只耳朵,兼听则明,但“鄂”字只有一只耳朵,只爱听好听的,好大喜功,形式主义猖獗:“鄂”字下面有一个“亏”字,结果湖北的干部、群众都落得个吃“亏”。持此论者,也曾有人对中部的文化背景作出这样的诠释:缺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敢为天下先的文化氛围,内在的文化品格中有太多的“小富即安,不求进取”,不拘小钱、小事、小节的草根品格,让中部人染有浓郁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表现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欺生排外、恃勇抖狠,对人缺乏信任和宽容,防范心理重,耍小聪明,精于算计。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占了眼前的这点小便宜,最后却吃了大亏。武汉人的这种性格形成缘于历史上形成的码头文化,汉口是个大码头,汇聚八方人流,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骗子众多,要想立足必须百倍小心、高度防范。
  武汉人外号“九头鸟”,贬义居多,欺生狡诈,导致外地人不敢也不愿同武汉人打交道,不愿到武汉来发展。不光外地人对武汉印象不佳,就是武汉人自身亦对武汉人评价不高。
  谈到武汉的治安现状时,在武汉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著名作家胡发云告诉记者, “在我小时侯很难听到杀人放火之类的凶讯,可是现在的《楚天都市报》每天都有死几个人的报道,六毛钱死一个人,两句话死一个人,一把牌死一个人……市民看得都不要看了,如此没有安全感的城市又怎么吸引人才和投资呢?”
  胡发云分析到,武汉象一个没有坐标的城市。现代与原始在这里融合,先进和落后在这里交织,武汉成了一个大门紧闭、门槛已弃的初级开放城市,“城市病”和“乡村病”俨然并存。昔日的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今天更像一个为他人作“嫁衣”的裁缝。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是个大码头,各色人等聚集的环境造就了武汉人的江湖气,更重要的是,它虽然在地理上位居中国中部,却远离政治中心,很少受到庄严典雅的庙堂束缚,因此,武汉人在保有一种楚人灵气的同时,也保有了一份楚人的蛮气。
  “在城市的发展问题上,武汉人鲜少有主人翁的意识。”这一点从武汉的地理格局和成员构成可以解释。“大武汉”盛名远播的20世纪初叶,武汉的面积只有6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百万。现在的武汉市,是市管县后的区划膨胀。在武汉,小商小贩随处可见,进城民工街头揽活;擦鞋女工结伴成群,交通主道经常塞车;高楼大厦林立之间,棚户老屋大煞风景。
  世俗文化尚且只是从生活环境层面将他人拒之“市”外,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量科技人才直接因武汉创业条件艰难和发展前景黯淡而“东南飞”。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武汉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外流和科技成果外流。教育、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死结尚未解开,致使这一重大优势并未给武汉带来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弱则人才外流,没有优秀的脑力资源又直接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整个城市的经济陷入了恶性循环。
  大武汉,何以称大?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8-30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