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3月《小康》
  栏目:封面文章
威胁中国金融生态的10大“污染源”

★文 /马自达

  污染源7:企业风险——“企业之皮不存,金融之毛焉附”

  危害程度:目前,我国企业80%以上的融资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的依赖性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构成了显著影响。而股市的核心市场主体正是上市公司,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业绩不佳的现实,正是造成股市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污染机理:金融生态良好的核心特征即是企业与金融主体间能够顺畅地进行资金交流。而其关键决定因素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公司质量也就成为影响金融生态的重要因素。作为与金融业唇齿相依关系的企业,企业对金融的依赖性越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影响也就越大。而从资本市场看,企业的经营管理影响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目前,股市的疲软状况说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制度存在缺陷。企业的经营利润、治理结构和尤其是包括诚信的企业文化等都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业的生态环境。

  净化方案: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要深化改革,特别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成功与否应最终以效益说话,改善银、政、企关系。银企之间应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新型关系,尤其是企业信息披露和信用记录要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日常的交流机制,使金融机构对企业风险有一个及时的掌控。

  污染源8:自调机制不调——金融自净功能弱化

  危害程度: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不足,以及金融业免疫力低下甚或丧失,使金融生态的自净功能减弱或退化。

  污染机理:金融生态体系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调节极限的体系。利率可以调节资金的供求及其结构走势;破产、兼并可以调节金融组织的数量、规模,并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金融组织的自律和内控水平,推动新的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催生新的金融物种;行业自律组织也是金融生态中最重要的自调机制,有助于防止生态竞争中的盲目行为和恶性倾向,增强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但外力的影响一旦超越了其自调机制,或完全取代了其自调机制,金融生态就会失去平衡。对金融业的保护和管制措施,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对金融机构功能作用的强化和创新推动。只发“出生证”,不发“死亡证”的国家信用担保机制极大地破坏了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规则。经营不善的乃至失败到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金融市场,恶化了金融生态体系,最终导致问题金融机构污染正常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体制是对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它能引导金融生态向着结构优化、功能增强、效率提高的方向发展。

  净化方案:金融回归市场主体本位

  增强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使之回归到市场主体本位,成为商业法则下自由法人;行业自律使之尽可能自己管好自己;上层监管也需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避免恶性传染。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3-06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