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8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老外眼里的中国人,可信不可信?

★文 /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张旭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人也愈发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小康》采访五大洲的外国人,从他们与中国人交往的故事中,提炼中国人的诚信形象
  
  “人们对于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往往不敢相信。” 来自美国的约翰·马库斯(John Marcus,化名)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6年,他说:“如果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就能明白应该如何相信中国人,比如中国人怎样说话、办事是真诚的,怎样做是在骗你。”
  不过,了解需要过程和代价。
  
  打车、购物是第一课
  三年前来北京工作的英国女孩萨曼莎·戴(Samantha Day)说,她并不觉得中国人特别可信或特别不可信,只是对于外国人而言,在有些事情上被骗几乎是他们在中国生活的必然体验。
  比如没有直达、只有更远的出租车。
  戴说有一次她从王府井上车去前门,结果那天的路上,她看到了西单,途径西三环,见识了雍和宫,又取道北新桥,最终才到了她要去的地方。戴一路上用不熟练的中文对司机说“应该是那边”,司机在到达前门后说“45块”。
  “我知道其实只需要15块。”戴无奈,很多外国人与戴一样无奈。
  更令他们无奈的是购物。那些外国人说,他们知道在中国一些地方买东西的时候,至少要对高价和假货这两件事有所警觉。
  戴曾经听说北京有些地方买东西可以讲价,所以最初几次去雅秀、秀水这类商场的时候,对于开价500块钱的东西,她会试探着问问:“300行吗?”但是现在,戴会直接把价格压到80,以此将这500块钱里专为外国人注入的水分挤得一滴不剩!
  “那次我想买一个假牌的GUCCI。卖东西的人说要500块,而且试图让我相信这个包是真品。”戴当时感到哭笑不得,她说她知道这里的包不可能是真的,而且她根本不在乎它是不是真的。但是直到成交之后,卖东西的小姑娘还执着地拉住戴说:“看,这是GUCCI的商标,这包是真的!”
  埃及留学生阿卜汉姆·穆罕默德·卡马尔·纳吉姆(Ibrahim Mohamed Kamal Negm)在中国生活的时间不长,但他对砍价这件事早已在行。一次他用30块钱买到了一件标价300块的“进口服装”。
  问题出在了证明这件衣服是“从国外进口”的商标上,商标上写着“Made in Israel”(以色列制造)。
  “我们埃及人不喜欢以色列,我们不能买以色列的东西!”纳吉姆说,他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当即返回退货;卖东西的人在听明白这个问题之后,当即做出澄清:我们的货都是中国生产的!商标是后来缝上去的!其实就连商标也是中国生产的!
  对于中国人给外国人的这些必然体验,马库斯喜欢用他自己的理论来安慰自己,他说就因为他那张脸,无论他在中国租房、吃饭还是买东西,都会有人骗他。“但我觉得上当就是花钱上课”,他靠修习这些课程了解、熟悉了中国人。“前几天我把房间里的旧空调卖了,回收空调的人说给我50块钱,但我最终把价格谈到了250块,”马库斯说,连他的房东都觉得这事难以置信。
  中国朋友可信,中国公司可疑
  “我们尼泊尔人愿意相信中国人。”曾经做过中文导游的拉麦斯·玛哈吉安(Ramesh Maharjan)说,“但是我们不敢相信中国的公司,被骗过,不止一次。”
  玛哈吉安所说的“我们”指的是他那些会说中文的尼泊尔朋友,在尼泊尔经商的中国公司时常会雇他们做翻译,但他们却很难从中国公司那里拿到钱,无论双方事先曾有怎样的约定。
  “我的一些朋友为中国公司工作,但是有些人从来就没领到过工资。我比他们幸运,我工作过的一家公司答应完工后给我一万,最后我真的拿到了七千。”玛哈吉安因幸运而知足,不过他说,现在他们只敢和知根知底的中国公司合作,而且以后在合作之前会先要一部分工资。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7-29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