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往事
往事:敦煌石窟科技保护开拓者如何给文物“看病”

★文 /于靖园

  要继续给年轻人“帮帮忙”

  1991年,李最雄获得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留洋文物保护博士第一人。回国之后,李最雄不仅开展文物保护研究与实践,把更重要的关注放在了培养人才上。找课题、找项目、找人才。新招来的人员来敦煌之后,就送出去学习。

  这一年,王旭东刚来到研究院。后来,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表示他对莫高窟保护国际合作的认知,就在1991年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现在合作的时候,你们要亲自动手,而不是我们动手、你们旁观。”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说道。

  当时在莫高窟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每周只有两班通勤车发往市区,工作人员可前往市区购买生活必需品,但经常满员而上不了车。“当时很多人说,我调来的一些人,出国学习后就作为‘跳板’离开了。”李最雄为此感到压力很大,只要发现有情绪不稳定者,就会找他们做思想工作。

  20世纪中期,敦煌研究院管辖的石窟保护经常要请一些国内外专家帮助解决文物病害问题。王旭东说,20世纪50年代末,莫高窟部分壁画颜料脱落较为严重,当时国内没有相关专家,中国政府曾请来捷克专家帮忙修复,但因敦煌条件艰苦,不久便离开了。“他们也做了努力,文化部很关心这件事,希望他们多来,希望把我们这些年轻人教会,但是条件非常艰苦,他刚来时很精神,后来他要洗澡,到哪里洗澡,没有办法洗澡,我们的厕所都是土厕所,呆了一段时间实在受不了,最后走了。还好我们当时的年轻人偷偷地学,现在很多保护工作发展起来,就是科技和敦煌结合起来。”

  几十年来,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先后来到敦煌,不仅带来了保护设备和经费,还带来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投入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中。

  “莫高窟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王旭东表示,在长期国际合作中,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人才队伍,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建立起文物本体和载体保护、赋存环境监测、文物保护区安全防范等全方位的科学管护体系。

  近40年来,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莫高窟,由抢救性保护过渡至预防性保护“转危为安”。由敦煌研究院主导研发的中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实现了对出土文物的零距离保护;“数字敦煌”项目推动高冷的千年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游客承载量设置保障了文物和游客的双重安全……敦煌研究院不仅自给自足,还开始向全国甚至全球输送保护人才。尤其是由李最雄起步发展至今“现代科技+传统材料”的保护技术,在保护好莫高窟基础上,发展到对多处石窟、壁画和土遗址保护。

  敦煌的保护队伍搭建起来了,然而,李最雄却未能很好地尽到一位丈夫和父亲的责任,错失了许多原本属于自己的爱。莫高窟距离兰州1200公里,妻子带着3个孩子住在兰州,他无法照顾。“到兰州来,就算是出差。幸好,妻子很理解我,承担了家庭的重任。”

  现今,78岁已退休回到兰州的李最雄依旧心系敦煌。“我们就像是一群给文物看病的大夫,得时时关心、牵挂着它们。”李最雄依旧清晰记得每一次野外研究的过程,依旧长途跋涉前往敦煌给后辈开班授课,依旧继续为人才培养而贡献智慧,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出谋划策,用他的话说,就是:他还要继续给年轻人“帮帮忙”。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4月下旬刊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31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