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往事
往事:敦煌石窟科技保护开拓者如何给文物“看病”

★文 /于靖园

  抢救保护全国石窟文物

  李最雄的视野逐渐扩展到整个西部及至全国的石窟文物保护。我国西北古丝绸之路遗存了数百处土建筑遗址,千百年来,受强烈风、雨及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多数古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其抢救保护是当时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古遗址赋存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它的保护加固必须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其保护难度大,技术要求也非常高。李最雄带领团队将PS扩大应用于土遗址的保护加固中,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和工程实践,研发了一系列适应于石窟、土遗址及空鼓壁画的加固工艺方法。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PS材料能满足古遗址保护的特殊要求,是国内首创成功的加固材料。

  PS也用在了布达拉宫壁画的修复上,空鼓病害是布达拉宫,也是西藏寺院普遍存在且对壁画破坏最严重的病害。由于西藏寺院的环境及壁画制作材料完全不同于石窟和内地的殿堂壁画,是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国家文物局的一纸调函,让李最雄成了“西藏三大重点文化保护修复工程”工作组的负责人,全面主持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以及萨迦寺的第二次大规模修复工作。正是这次工作上的调动,使他得以走进布达拉宫。于是,作为项目总负责的李最雄,在环境监测、病害调查、壁画制作材料分析及病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寺院空鼓壁画特点,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与现场试验,首次研发出以PS为主剂空鼓壁画灌浆材料,采用灌浆回贴的加固技术成功抢修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近6000余平方米壁画。

  难度最大的修复,李最雄认为是布达拉宫上层一些镶嵌在石头墙上的壁画。这里的壁画不像敦煌壁画,内部没有草,完全是阿嘎土、石灰和砂子,看着很硬,一揭下来就碎了。但是,要修复只能把壁画完整地揭下来。如果壁画进入了缝隙里,也无法灌浆,也只能慢慢地揭下来,重新贴回。工程量之巨大,几乎难以想象。

  为了让修复工作“万无一失”,当时已经60岁的李最雄亲自前往西藏,他也没有想到,前后耗费8年,先后18次进藏,方才完成了修复工作。其中,仅仅是修复实验,就花了整整两年时间。

  长达8年的西藏文物修复工程结束后,李最雄带着技术团队离开了西藏。由于在西藏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回到甘肃后,李最雄患上了冠心病,需长期服用药物。偶尔被问到会不会后悔,他都会答:“这是我们的责任,我就是干这个事的。”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31


2019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9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