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12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特别策划
“保险+基金”,给自己多一份养老保障

★文 /郭玲

来自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挑战

  去银行领养老金,是很多退休老年人每个月最期盼的事。不过,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却让人们很糟心。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为了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必须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据世界银行组织测算,要使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必须不低于7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退休前每个月拿8000元,退休后他每个月拿5600元,才能保证养老金替代率在70%,自己的退休生活水平跟在职时差不多。
  然而,数据显示,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正在呈现下降趋势。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意味着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要大大低于工作时的收入。与很多欧美发达国家超过70%甚至达到100%的养老金替代率相比,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左右。面对深度老龄化逼近,如何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养老金替代率确实高,但并非只靠政府实现。欧美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平均在42%,剩下的部分依靠的是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金。”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负担不起这么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国内很多专家已经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大家普遍认为,国民养老,基本养老金之外的商业养老金是有力补充。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曾经为商业养老保险算过一笔账,某人从30岁开始投保至60岁,每月交1000元,共计36万元。按照年保证收益3.5%复利计算,他60岁退休时账户内资金可达61.8万元,然后每个月领取2700多元,直到85岁,一共能领82.4万元,商业养老保险在基本养老金之外的补充作用可见一斑。

  实际上,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已经上升到更高决策领域。在国际养老金监督官组织全球养老金论坛上,郭树清透露,在个人养老金领域,我国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已经为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积累了长期储备金近9万亿元,同时开展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上,黄洪曾经更有针对性地指出,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定位不该是“锦上添花”,而应是“雪中送炭”,它不应仅仅成为额外增加养老金积累的简单补充,而要承担起一定的基础保障功能,形成一只全新的、安全的、稳健的国家养老储备资金,才能有效弥补第一支柱替代率缺口和第二支柱覆盖率短板。第二,商业养老保险的首要属性是保险属性,应该凸显出“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等功能。收益保证指的是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契约型金融业务,能够有效抵御投资风险,向投保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证收益,帮助其安全稳健地积累起一笔养老金;长期锁定指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将投保资金锁定于养老领域,避免投保人在获取短期收益后,随意改变养老金用途;终身领取指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向投保人提供分期直至其身故的养老金发放服务,确保其活到老领到老;互助共济指的是保险机构统筹管理养老资金,实现养老保障风险分担。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9-01-02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