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8年11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再十年 中国县域医改方兴未艾

★文 /汪言安

点上的模式与经验

  2012年6月国办发文启动第一批覆盖18个省份的311家首批县级公立医改试点,两年后,试点县域医院增加到1011家,到2015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三年时间,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的县域医改,日渐将国家在推进县域医改层面的决心、政策和方向深入影响到每一位县域医疗工作者。
  在没有启动县域医改之前,县域医疗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和定位是不清晰的,甚至有很多县域医疗改革者坦承“时常能看到国家的改革政策变来变去,再传递到基层时,有些政策解读完全变了味”,除了不断收到一个比一个来头大的文件之外,根本就不知道改革从何而起。
  而三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推进,彻底消除了上述存在的困惑。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者在学习之后开始尝试自我突破式的变革,从医院内部管理变革开始,逐渐沿着医药医疗和医保联动的思维去思考和规划县级医院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扮演好区域内医疗中心的角色,发挥原有的医疗技术和能力,一方面开始把目光瞄向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的机会。而在医联体作为抓手的前提下,这种资源整合的结果,就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能力提升机会。
  2016年12月26日,第一次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现场会在安徽省天长市召开,除了天长市,江苏启东、福建尤溪和青海互助县等三个县域医改经验也在这次会上得到肯定。
  以安徽天长为代表的改革模式,即现在业界所熟悉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医共体)建设模式,整合城乡医疗机构,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一家综合性的民营医院3个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分别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结对协议,组建3个县域医共体,依靠县级医院的力量,牵头重新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使县乡村“一条心”。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大小医院一个碗里吃饭”,改变过去市镇村医疗机构各自为政、争夺病人的竞争关系,全市统筹医保基金,由三家中心医院依据管理盘子来确认分配医保比例,通过组建起县域医共体,让资源真正“活”起来。
  在医共体内实行各项医改政令的统一,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大,鼓励结余奖励,让医共体内合理化使用医保资金有动力,从而使医疗服务的趋于合理,通过提升内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来实现区域内大病不出县。
  天长到底算不算第一个做县域医共体的,存有一些争议。但是天长无疑是第一个将其经验总结为“县域医共体”的,而且还从体系和制度建设上来解读了医共体:管理统一、责任共担、服务同质、利益共享。
  不久前的山西运城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现场会上,来自安徽阜南、浙江德清、贵州余庆、上海崇明、广东英德、山东无棣和山西运城的7个县域医改的经验在会上做了分享。
  必须承认,虽然各地的经验和探索逐渐被同行认可,但是在医疗卫生改革决策层的眼里,好的经验仍旧需要甄别推广。马晓伟在自山西的现场会上特别指出“今天介绍的这些经验,虽然很好,但是都是点上的一些经验”。马晓伟还指出,“这些点上的经验和做法,仅就一个地区一个区域来讲可能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也有它可供学习的方面,或者它有它的有效性,但是不是能放到全国的层面进行推广呢?还需要大家去辨别深化和完善。”
  一位参与了本次会议的医改专家坦言,“领导的言下之意,县域医改不会要搞全国一盘棋,所有点上的成功才是中国医改的全面成功,目标可期,此路艰辛。”

  强力推动 一直以来业内都在强调“县域医改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的亲自参与,才能是县域医疗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8-12-28


2018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18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