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07月《小康▪财智》
  栏目:特别策划
“中国制造”:征战世界杯 义乌在蜕变

★文 /刘彦华

薄利多销生死劫

  虽然不愁销路,但大部分义乌商人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路子,除去工人工资和各种费用,所得利润其实并不多。
  “这两年,由于国内各种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我们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了。去年,六块钱还可以赚一块钱,现在四五块的产品只能赚四五毛钱。”面对利润的快速下降,朱志宾压力很大。
  人们常说,世界杯对义乌小商品而言就是一场财富的饕餮盛宴,但其实想从中分杯羹并不容易。据记者了解,为了按时完成订单,义乌的这些加工工厂加班赶工已属常事,甚至有时候需要24小时连轴转,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招工难问题。
  “我们工厂有二十多个人,用工非常紧张,除了给工人加工资增福利,千方百计留住人外,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到劳务市场招临时工。”何纪兰抱怨道,“临时工的工资也在年年涨,现在一个小时就要十几块,而且管理起来还很不方便。”
  对于用工难,朱志宾也是感同身受,不过,更让他感到苦恼的是同业的恶性竞争。据他介绍,在江苏,也有很多像他这样做假发生意的,但问题在于他们今年采用了一种所谓的新材料,把价格压得很低。“我们的假发可能需要五块八,他们的可能只要五块钱。”
  朱志宾不断地向记者强调称,“这其实是坑了消费者。这种假发有些现在看着是卷的,很漂亮,但等到了客户手里就变成直发了。”
  “不过,也确实有很多客户不怎么在乎品质,他就要便宜的,比如印度的客户。”朱志宾坦言,拼价格,自己确实拼不过他们,但也不想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去竞争。
  在义乌,绝大多数商户都是采用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过了这么多年好日子后,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遭遇成长的“阵痛”,很多专家学者也帮着开了药方——“打品牌,做高端”,但在很多义乌商户看来,这剂药方似乎并不适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从前几年开始就说要做品牌,也注册了几个商标,但真的只是说说而已。真做起来,投入非常大,成功率也不高,一百家做品牌的也就一家能成功。如果都能成功的话,也就不是品牌了。”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的海阳内衣针织商行总经理许君仙称得上是典型的义乌商人,二十年前从租摊位卖针织品起家。
  许君仙的生意看起来不错,采访期间,不时有电话打进来谈生意,并且成功敲定了一笔外贸订单。不过,她并未因此表露出丝毫的喜悦。
  “没什么可高兴的,我这笔生意是亏着钱做的。”许君仙解释道,“这是我们的老客户,就当作人情了,不然,客户跑掉怎么办?”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4-07-18


2014年01月(《小康▪财智》)


2014年02月(《小康▪财智》)


2014年03月(《小康▪财智》)


2014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