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2月《小康》
  栏目:城市
回忆里的保定商帮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保定报道

  槐茂
  保定的特殊历史地位带来了驻军和往来人群的增多,便利的交通让这里的服务业极大兴盛,也促进了冀商中的重要分支冀中帮的崛起。在河北商史中,一直都对是否存在保定帮有所争议,但研究河北商史的专家们更青睐于将保定帮划入冀中帮的范围内。
  当时在保定经商的人大多产业规模较小,更多地集中在小手工业和一些百年老号上,始终保持着近代工业发展与小手工模式相伴而生的区域特色。老字号在保定可谓家喻户晓,老马家鸡铺、白运章包子、槐茂酱菜、稻香村糕点、隆昌布店、万里皮鞋店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槐茂酱菜了。这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一直以义字当先的商道传承可谓是冀中帮的典型代表。
  槐茂在保定当地甚为有名,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中两宝都在槐茂。据说它的历史要追溯到清康熙十年,原籍北京金鱼胡同的赵氏夫妇迁到保定,用几口大缸在西大街从事酱业。因为店门口有一直径一米粗的古槐老树,因而取名槐茂,借喻买卖像古槐一样枝繁叶茂。在公私合营的时期,开创者赵氏后人将家业全部交给了国家,合营后的槐茂酱菜迁到别处,而那棵象征着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的大槐树,在“文革”时也被刨掉了。
  《小康》记者一行决定寻访槐茂,刚踏入保定槐茂有限公司大门,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可以想象这一品牌持续三百多年绝非偶然。总经理王秀清讲起了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吃到槐茂酱菜后赐名“太平菜”的故事,这时的槐茂名声在外,达到鼎盛时期,每斤酱菜最贵卖到白银一两七钱。虽然槐茂酱菜的后人赵守诠对这一段子的真实性未予肯定,但这一段子对于王秀清来说却是倍感骄傲的企业文化。
  现在的槐茂是一家现代股份制企业,年事已高的赵守诠有空的时候还会常来找王秀清聊聊槐茂的往事,在赵守诠看来,槐茂最能体现义字商道的信条之一就是保质。制作面酱需长达几个月时间,只有达到发酵时间才能保证其口感和质量。他仍然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产品断档,脱销无货好几天,但是制作的面酱还没有到达发酵时间,家里人十分焦急。尽管如此,为了严把质量关,家人也绝对不肯启封。
  如今的槐茂不仅秉承了老槐茂酱菜的工艺和经营理念,还不断创新,但是横亘在王秀清面前的却是企业资金不足、改制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发展缓慢的沉重包袱,“我们一直在积极解决问题,一定要把传承了三百年的槐茂继续下去,早年战争年代都没有断掉,决不能让它在现代发展中倒下。”王秀清坚定地说。尽管目前国内许多同类企业已经对北方市场“虎视眈眈”,但是王秀清认为槐茂还是要坚持 “老口味老工艺不变”,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毁了槐茂的金字招牌。
  王秀清为槐茂勾画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蓝图,希望槐茂品牌能够进入京津市场,他还想在槐茂老址西大街重新设置一个门店,不仅销售商品,还希望将槐茂的历史以图片或其他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老字号的发展。
  保定的老字号还有很多,但真正进入到现代市场竞争大潮中的却凤毛麟角。在保定商务局,能查到已备案的保定中华老字号只有槐茂酱菜和刘伶醉酒厂两家,其他的老字号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湮没在市井中。而刘伶醉酒厂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槐茂酱菜的困境,这似乎成了老字号在现代商业发展中的通病。很多老保定人都期盼着老字号的振兴,在他们看来,这些老字号不单是一个品牌的继承,更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如今的保定,也许更愿意对外宣扬的是新能源高新产业的发展,中国“太阳能之城”的称誉,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态势,这是保定的管理者们为这座城市的现代发展寻出的一条新的道路,并希望在现代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而对于老保定人来说,他们肯定现代城市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似乎仍然念旧于历史赋予这座城市的辉煌。尽管那些承载过太多保定古城记忆的地方如今都已成为文物和记忆,但仍在的那些青砖灰瓦,对很多人来说都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2-12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