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02月《小康》
  栏目:城市
回忆里的保定商帮

★文 /《小康》记者 孙晓青 保定报道

 
  虽然地方志介绍这里发端于清末民初,但作为繁华的商业街,从明代就已有文献记载。万隆年间保定知府查志隆在一篇纪事中写道:诸路皆借径入西门,商贾肩踵相摩,车辙马蹄,日夜不绝。商业之繁华可见一斑。而到了清末民初,这里达到鼎盛。随着卢汉铁路通车,各类大学堂建立,流动人口骤增,使西大街较前迅猛地繁荣起来。
  那时进出保定城,西大街是必经之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活了生意,东、西大街两侧的店铺犹如雨后春笋快速地冒了出来,各类周到的服务也应运而生,旅馆、饭店、银号、钱庄、绸缎店、书店等,一应俱全。1937年9月24日,保定沦陷,民族工商业在日货的冲击下日趋衰落。直到解放,虽说这里仍是商业中心区,但已经很难恢复昔日的模样。
  如今,老街依然在,只是淹没在现代都市的商业规整中。
  
  马号
  “南有马号,北有城隍庙”是保定的一句口头禅。“老马号”已经消失了20多年,但却是老保定人心里最有感情的记忆之一。据考证,当年的“老马号”北临西大街,东到如今的保定商场东侧,依托西大街而兴起。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座集零售、餐饮、文娱、休闲为一体的大棚式商贸市场,商品应有尽有,物美价廉。老保定人王芳笑着说:“直到现在,有时候想去保定商场逛逛,竟还会不经意说出‘上马号’呢。”
  “马号”是当地人的俗称,其实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天华市场。1922年,全节堂和育婴堂在东、西大街添花牌楼后面建了两条简陋的南北街,租赁给商人做买卖,随着生意的兴隆,迅速发展成“济善”、“同义”、“两益”三个商场,形成了老百姓嘴里的“马号”。 早年在保定工作过的我国著名规划专家吴良镛,就将“马号”比作北京的东安市场,也有人将其比作是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
  在很多研究保定商帮历史的专家看来,“马号”代表的是保定商业文化的精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谢美生曾回忆说:“作为一个集中的商业文化区,这里经营种类无所不有,店铺自己生产或外购商品,极其注重质量。如士宝斋的布鞋,因用料考究,曾一度占领北京市场,所有的店家都对顾客童叟无欺。”
  “马号”有千余米长,来这里逛的人完全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对老保定们来说,当年的“老马号”留下了他们太多的欢笑和回忆。高瑞仍然记得小时候和朋友经常在这里嬉戏的趣事。老马号是一个大棚式的开发市场,四周都是畅通的门,他和朋友就在这里钻来钻去玩捉迷藏,好似在迷宫中穿行。而王芳更多的记忆则在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上:隆昌的绸缎、玉麟的布、凌云的帽子、亚力的袜子、士宝斋的鞋……
  让他们记忆深刻的还有数之不尽的保定吃食。直到现在,益春楼的白肉罩火烧和白运章的包子仍是保定老字号的代表。豆腐脑、炖羊肉、羊杂碎、牛百叶等丰富的小吃更是当年孩子们的最爱,高瑞说他小时候没少来这里吃东西。
  “这些都是回忆了,马号早就没了踪影,完全看不到那个面貌了。”高瑞不无惋惜地说。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1-02-12


2011年01月(《小康》)


2011年02月(《小康》)


2011年03月(《小康》)


2011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