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12月《小康》
  栏目:文化
《赵氏孤儿》千年成长史

★文 /《小康》记者 罗屿

  纪君祥的再创造何止这些。比如,戏中那位舍生取义放走程婴的韩厥,被他安上了一个慷慨自刎的结局。但史书上的韩厥,不但没有自杀,而且一直是晋国政坛上炙手可热的贵族之一。
  再看戏曲作品中的忠义程婴,似乎更与现实不符,连司马迁都对他不以为然。《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这孩子不是程婴的,是别人的。至于怎么“谋”的,司马迁没详细说,但是这个“谋”字就足以一字臧否。
  有人认为,纪君祥的种种改编,应与他所处的时代结合来看。面对元蒙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化惨遭破坏的情势,生活在宋元交替时期的纪君祥想要号召天下所有有文化良知的赵宋遗民奋起捍卫处于倒悬之中的文化血脉。在那个特殊时代里,赵姓是处在风雨飘摇中大宋王朝的江山国姓。于是,在戏剧家笔下,一个个义薄云天、扶危济困的义士纷纷登场,他们承担着让一个王朝起死回生的使命。戏剧背后隐藏的悲哀,与宋朝名相文天祥身陷囹圄时感念的那句“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无异。
  
  新写的戏,新修的史
  在很多人看来,元杂剧《赵氏孤儿》中最大的潦草之处在于,没有描绘赵武杀死屠岸贾的心路历程。于是,当孤儿穿越千年来到21世纪后,很多艺术创作者便在“忠义”与“复仇”二者的取舍平衡中,动了心思。
  2003年曾出现了两部内容创新的孤儿戏剧,一部来自前辈“大导”林兆华,另一部则是新锐女导演田沁鑫的作品。“林兆华版”中,“无辜的孩子”最终被国君舅舅一把带走,一场大雨从天而降,演员在雨中凝固如雕塑,一切皆大欢喜。而“田沁鑫版”中,戏的结尾孤儿哭喊着说出:“今天以前我有两个父亲,今天以后我是孤儿。”在田沁鑫看来,她创作的孤儿,影射的是她自己的悲伤——悲伤于现今社会的混乱,私欲的弥漫。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人人心中也都有个赵氏孤儿的故事。到了如今陈凯歌执导的这部电影,自然也有别样的解读。这种解读,或许与陈凯歌素有的父子情结有关——在他看来,程婴和屠岸贾像一对夫妻一样把这孩子养大,这个孩子给两个有着不同孤单寂寞的人带来了活气。当最后两个父亲同时被两把剑刺入各自身体里的时候,这孩子才真的成了孤儿,永失父爱。
  在改编时,陈凯歌还想把高大不可及的英雄程婴拽回人间。他说,元杂剧纪君祥写的那个程婴,他不相信。“那是反人性的,凭什么我的孩子就该死,你的孩子就该活?”他在改编时一直在想,一个人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后,为何还能平静地活着。如此波澜不惊。这就是程婴最让他感动的地方。
  不知让陈凯歌动情的地方是否也可撩动观众的神经。但或许,和以往任何一部戏剧作品中,对程婴舍弃的那个出生几天、只会哭笑的亲生子完全忽略,视其牺牲为理所应当相比,电影版《赵氏孤儿》对草根生命、对平民价值的看重,倒也有种亲近人心的可贵。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12-15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