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05月《小康》
  栏目:国际
在埃及寻找中国痕迹

★文 /本刊记者 张旭

  金字塔旁的“希望”
  “这几年来埃及的中国游客和公司越来越多,我学中文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年轻的谢里夫现在是一家旅行社的中文导游,并兼职为埃及的外贸公司做翻译。他说埃及中文导游的月收入不会少于一万埃及镑(1埃镑约等于1.24元人民币),讲其他语言的导游跟他们“不能比”。
  在这个IT业经理年薪不足12万埃镑、会计年薪仅有1.8万埃镑的国家,中文导游显然属财富新贵;为他们带来财富的,则是每年超过1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在中国游客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埃及现有的中文人才已明显供不应求,于是中文教育机构的增加与扩大又成必然。目前,埃及已有开罗大学(Cairo University)、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 University)等5所著名高等院校开办了中文系——前者是非洲最具盛名和影响力的大学;后者则是伊斯兰世界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故而在全球穆斯林中享有崇高威望。夏姆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如今也已增至每年一百余人。
  除旅游业外,学习中文的埃及人还可能在埃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里获得发展机会。依据《埃及每日新闻报》2010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埃及从事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电信、物流的中资公司共有1022家,投资总额约为3.07亿美元。
  中国企业为何纷纷青睐埃及?原因恐怕在于,埃及位于非、亚、欧三大洲的交汇点,拥有辐射近10亿消费者的地缘优势;而且,埃及与美国、欧盟、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均有政策优惠的贸易协定,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拉希德·穆罕默德·拉希德(Rachid Mohamed Rachid)认为,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将通过埃及获得更多出路。“中国可以利用(埃及)市场的增长,并得益于这种增长,同时帮助我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埃及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塔莱克·卡迈尔(Tarek Kamel)说,“我们期待中国企业能给埃及人带来工作”。
  同样让埃及人喜爱、期待的,还有中国货。
  开罗一个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店里,店主模样的年轻人说他喜欢来自中国的东西,而且愿意收购中国游客用过的手表、墨镜以及他们愿意卖的其他物件,因为这些东西,埃及没有。“不过现在埃及有的东西,除了金字塔和纸莎草画,好像也全部来自中国。”说这话时,他笑得有点无奈,手边的一个微型木乃伊玩具上,印着全世界都熟悉的三个英文单词——Made in China。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10-05-14


2010年01月(《小康》)


2010年02月(《小康》)


2010年03月(《小康》)


2010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