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12月《小康》
  栏目:往事
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

★文 /本刊记者 管方

  跟中井玲子一样,很多日本遗孤开始了自己的寻亲尝试。他们大多临近不惑之年,简单的日语也不会讲,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却要再一次选择自己的人生,为了素未谋面的亲情,为了更好一点的生活,或仅仅是认祖归宗的精神安抚。
  艰难寻亲路
  这次回归的选择,对所有日本遗孤来说,甚至比童年时那场被遗弃的命运更加艰难、沉重,看不到希望。如今已是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的池田澄江,是1981年带着三个孩子返回日本的,之前她在《朝日新闻》上登载了一篇寻亲广告。此时,同样在寻找遗落中国的女儿的一位老人联系上了她,彼此数月通信后,老人确信池田就是自己的女儿,并提供了池田母子的返日担保。回到日本,政府要求确凿的DNA鉴定,但鉴定结果让人绝望:她们没有血缘关系。
  此时的池田37岁,带着三个10岁上下的孩子,找不到亲人,不会日语,并且面临着日本政府的遣返。她写了七封遗书,分别寄给自己的养父母,留在中国的丈夫,几个好友,以及三个孩子。遗书写好了,她看着熟睡中的孩子,母亲的不忍最终让她挣扎着活了下去。
  池田找到一名愿意帮助她的律师,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申诉,要求恢复自己的日本公民身份。她是众多日本遗孤中,少有的被命运之神眷顾的一位。
  拿到日本身份后的池田,开始为了生活奋力工作,“扫地、端盘子、洗碗都干过,语言不好,所以选择不多。后来觉得不能老这么干临时工,我又找到那个帮助过我的律师,拜托他给我找份正式工作。他的事务所是东京很大的一家,他先是让我在那儿帮忙。每天九点上班,我提前一个半小时到,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开水做好,等大家来上班。晚上呢,等大家走了我再把东西归置好,一切收拾妥当再走。时间长了,他们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我一直在这个事务所工作到现在,后来我也开始学习处理一些关于移民身份确认的法律事务,一直到前段时间退休。”
  “我们这些人,日语并不好,跟当地人完全没法儿比。事务所这么大,年年招新人,都是法律系毕业的大学生,我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在这里站住脚。”池田在今年上半年刚刚做过心脏手术,接受采访的两小时里,屡次以手抚心,被问及是否还好时,她谦和地笑说不碍事,说接受访问是工作份内事,需认真对待。
  与池田澄江比起来,更多的日本遗孤往往没有这么幸运。很多人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在日本住了十几年,有的人只能听或说简单的日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退休之后,归国者社团设计了许多课程,他们仍然要学习语言,学习绘画,学盆栽或跳舞。
  第一个生日
  “在日本,有时候搭乘出租车,你一开口司机就会问,你是中国人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说我既是中国人,也是日本人。在中国时别人说我们是日本人,回到日本别人又说我们是中国人。” 池田澄江说。不仅是她,对几乎所有归国的日本遗孤来说,这种遭遇都不陌生。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12-10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