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9年09月《小康》
  栏目:小康话题
“被就业”背后的大学难题

★文 /本刊记者 张旭

  他强调,改革必须具有国际视野。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已经无法阻挡。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适合产业需要的人才来,那么中国的企业就要请外国人来为我们工作。“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趋势。很多跨国公司,甚至国内土生土长的公司,比如华为,都在雇用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因为他们确实能力强,而且价格并不高。”
  据查建中介绍,过去五年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在按照这三项战略进行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四年北京交大软件学院的毕业生100%就业,50%以上是在跨国公司工作,90%以上是在北京、上海两地,具有职场竞争力。本科毕业生中最高年薪为22万元。”
  职业教育遭冷落
  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由于以职场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我国的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大学本科生。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高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也在持续走高,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80%。
  有人提出,职业教育是更理性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邵鸿认为,观念与目的的错位是导致我国职业教育遭遇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但是在观念上,人们普遍偏爱本科而轻视大专、中专。现实情况是,本科毕业生并不一定能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一点在Nancy那里得到了证实。“我们公司属于制造业,大量的生产任务要在中国完成。我们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端的研发人才,一类是掌握操控技术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就属于后一种,生产一线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Nancy说,本科生从职位设定到工作能力都和生产一线不匹配,他们的目标是办公室。但办公室工作,一方面对职员有经验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正变得越来越小,刚毕业的本科生基本没有优势。
  在制造业发达的当代中国,这本应该成为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总体水平不高。”邵鸿分析,有能力、水平高的老师都希望去大学工作,而不愿意到职业学校。学生同样如此。其结果是,职业学校的生源不如大学,师资、设备普遍较差。这样的现实情况又进一步把很多老师和学生推向了大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国外上大学的渠道很多,从职业学校、社会通向大学的渠道都是畅通的。但在中国,学生想上大学,只有走高考这一条路。而高考的难度也决定了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高中学习之后,一鼓作气地完成高考,那么未来通过高考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邵鸿说,职业教育之所以没能为大学化解更多的就业压力,说到底,还是和体制有关。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9-08-31


2009年01月(《小康》)


2009年02月(《小康》)


2009年03月(《小康》)


2009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