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10月《小康▪财智》
  栏目:财智人物
楼市“抄底”?

★文 /《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既然不愿意放弃,那就继续持有吧,让那些鸡肋资产继续待在账本上,明知它已经不值那么多的钱,但只要不低价变卖,它终归还是你名下的一笔“资产”。
  只要你心底有一个想法——大不了它贬得一文不值,把最坏的情况都想到了,那不妨就让它维持原样。你可以学习一下鸵鸟,把脑袋扎进沙土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跟那些鸡肋资产一起慢慢变老。没准将来某一天会咸鱼翻身,乌鸡又变回凤凰。
  现实中,其实也不缺乏一直坚守、苦尽甘来的例子。
  很多企业在濒临关门的时候选择了不放弃,苦苦坚持,最终等到盈利的一天。我们举一个媒体投资的例子,《娱乐周刊》是美国时代集团旗下的一本杂志,从投资到盈利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15年里,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多少次产生过动摇、怀疑甚至放弃的念头。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成为今天的世界名刊。
  一些投资者同样是在股票大幅缩水、深度套牢的时候选择了长期持有,静静等待市场回暖。“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错,但眼看着有些股票在涨它却没有大动静,我就抛出了,折腾来折腾去,总体上反而赔了。但有些人攥得住,即使在熊市,这只股票也让他们赚了大钱。”有类似故事的人不在少数。谁能想到,上世纪90年代最好的投资战略竟是“只买不抛”。最幸运的就是那些集中所有资金,胡乱买一家公司股票,然后一直捂到上个世纪末的人。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少投资者懂得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秘诀,那就是:坚持。当然,投资者选择不放弃也是有条件的,不能明知地下没有水还一个劲地刨坑,而不是换个地方重新打井。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把鸡肋资产攥在手里不放。
  1.资产贬值是由外部市场恶化引起的,与项目本身的运营关联不大。
  2.项目本身的基本面变化不大,依然有很强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等。
  3.投资者有较强的风险承受力,亏损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投资者能把目光放长远,不拘于一时之失利。
  5.依然相信自己在投资之初对项目前景的预期。
  迎难而上觅转机
  “在没有进行分析之前,我一直对公司副总出走另立山头耿耿于怀,随他出走的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也常令我感到恐惧。我把心思放在与他竞争上,甚至因为亏损而一度想关闭公司了事。但在鼓足勇气对这块鸡肋资产进行了市场调查与理性分析之后,我感觉到事实并非如此。我的情绪被放大了,他不过是现实存在的五六家竞争对手之一而已。我重温了自己最初的设想,发现我已经在竞争中偏离了预想的轨道,陷入了同质化竞争。于是,我决定加大投资,并借助了网络的力量。那时候,人们都在大谈‘鼠标+水泥’,而我却是‘水泥+鼠标’,赚钱的速度更快了。”一家上市公司老总这样诉说他把一块资产从“看死”到“看活”的过程。
  像上面这样对鸡肋资产进行调整,主动展开“资产自救”计划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这种主动调整通常有以下两种做法:
  对于间接投资的金融资产,人们往往采取补仓(即增加持有量)的方式。在低位补仓,可以摊低平均成本,当市场反弹时鸡肋资产的帽子更容易被摘掉。在别人出货的时候,自己却买入,补仓其实是一种逆向投资策略。当然。补仓的前提条件是,投资者依然看好所投资项目本身的发展,价值缩水只是外部市场因素造成的,并且是不会长期维持这一状况的。
  对于直接投资的经营性资产,大多采取内部调整的方式,如增强产品创新能力、裁减掉盈利性差的业务部门、开拓新市场等。通过转变经营思路和内部资源的重新分配,增强盈利能力;通过内部结构优化,节约开支并提高效率,增强面对不利市场环境的御寒能力。俗话说,“变则通”。通过变化,为鸡肋资产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
主动型坚持策略对投资者的要求是,对鸡肋资产依然保持着当初的自信心,并必须追加投入。追加投入的,可能是资本和精力,也有可能是是智慧、技术和时间。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10-20


2008年01月(《小康▪财智》)


2008年02月(《小康▪财智》)


2008年03月(《小康▪财智》)


2008年04月(《小康▪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