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8月《小康》
  栏目:财经
“一村两制”新合村

★文 /摄影/《小康》记者 李漠

  但毕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方向,不分,能通得过吗?
  后来,苏在兴想到,可以先搞“一村两制”,他忐忑不安地把新合村的改革方案呈报给县委。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方案很快被县委批准了。
  于是,新中国唯一的“一村两制”随之诞生。
  集体的力量
  当年,有2户选择承包单干,全村的牛马先由他们挑拣,而农机具则仍归集体统一使用。
  苏在兴重新组建了联合生产大队,下设5个生产队,各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工分,按劳取酬;他还领着大家,大规模地建设砖瓦结构的仓库马棚等。
  新合村曾因贫穷而四乡闻名。涝洼塘土地,十年九涝,十种一收,“夏天蛤蟆一泡尿,也得把人吓一跳”。村民种植的苞米谷子麋子等五谷杂粮,往往一场大雨就全军覆没。吃顿饱饭,成为村民的奢望。那时,“为了活命,一靠偷,二靠抢”,苏在兴告诉记者。
  “从1946年解放到1966年,集体的优越性体现出来,大家的生活有了起色;但从1966年到1976年又穷了10年。那时,生产靠贷款,穿衣靠救济,吃粮靠返还。有一年秋天上缴国家80吨粮食,春天却拉回了280吨;直到1976年,新合村才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苏在兴简要概括着新合村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从1976年开始,苏在兴总结为“收啥种啥”和“缺啥种啥”的时期。
  在以往的灾年,往往只有小麦能有收成,苏在兴就率领村民,大规模种植小麦。收了小麦换了钱,就买机械,接着再扩大小麦面积,然后再继续购买机械。小麦面积终于达到了全村耕地面积的40%,新合村的机械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了。
  虽然大面积种植小麦获得了成功,但特殊年份就不灵了。
  那年,阴雨不停,小麦无法播种,急得嘴角起泡的苏在兴光着脚下地人工撒种,然后再把羊群赶进去踩踩,结果收成差到让人欲哭无泪。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试种的75亩水稻,却获得大丰收。一场雨,浇醒了苏在兴等人。
  水稻喜水,不怕涝;如果旱,还有水库。而且,稻米稀缺,价格高,效益好。于是,从1985年起,新合村就开始集中力量“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经过多年的苦干,新合村的农田水利成型了,全村的灌、排水渠总长度达到了240公里,相当于依安到哈尔滨的路程。他们还打水井100多眼,购置5台澳大利亚喷灌机,彻底解决了旱灌、涝排的问题。全村的稻田,也发展到近万亩。
  “光腚屯、光杆路、地里没有防风树”,历史上的新合村,农业生态脆弱。为改变这一状况,苏在兴等又带领大家坚持不懈地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实现农田、村屯、道路林网化,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有人测算,仅材林一项就价值1200多万元。
  搞大农业,一直是苏在兴的梦想,于是他们成立了村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聘请了7名高级研究员和农艺师,从事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的种子繁育工作,从而使水稻亩产由过去的平均30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全村粮食总产由1984年的55万公斤提高到415万公斤,足足增长了7.5倍,年增收300多万元,全村固定资产也从原先的2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

 
编辑:田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8-05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