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6月《小康》
  栏目:时政
许智宏:北大改革行进时

★文 /《小康》特约记者 牟尼

  正在进行中的改革
  2003年元月,在许智宏的带领下,北大出台了一套新的用人制度改革方案,方案主要起草人为张维迎。方案的核心内容是:首先,力争打破大学教师的铁饭碗。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聘教师在讲师岗位上最多工作6年,理工医科专业教师在副教授岗位上最多工作9年,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在副教授岗位上最多工作12年。讲师和副教授若在两次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的机会中不能成功,学校将不再与其续约。其次,力争解决学术近亲繁殖问题,让人才流动起来,提升学科竞争力。提出各单位院系原则上不直接从本单位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讲师岗位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副教授和教授岗位空缺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两种方式实现,择优聘任。很快,北大的改革方案不胫而走,不仅在北大校园内,而且在全国各大高校以及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褒贬不一。
  曾在北大社会学系任教5年其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李猛认为,“所谓改革机制,是提高了旧的运作机制中竞争的风险,以前当不上教授,可能只是不能带博士生,分不上房子,收入少一些,但至少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默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现在却是失业,剥夺从事继续学术研究的机会。”
  著名学者陈平原透露,他跟校长谈了三点:第一,大学改革必须要意识到大学是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层、教授以及学生三部分人组成的,只考虑管理层的需要是做不好的,改革需要管理层与教授协商才有可能做好。校长说不对啊,我们征求了很多意见。我说你们征求的都是院长的意见,著名的教授当了院长、部长之后,他们考虑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不是研究问题,所以承认大学里管理层和大学教授之间有矛盾,这是合理的。我们的工作是努力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二,大学的改革缺乏人文学者的参与。校长说我们找了文科还有理科啊。但是今天不是文科和理科的区别,而是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各自的学术背景、差异造成的区位严重对立。当时北京大学请的那些人,不是经济学家就是法学家,传统的文、史、哲、考、古不在其中。第三,制订政策清一色的美国大学的模式,是有问题的。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发展途径,必须考虑到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传统中国大学的思路,过多的模仿一个大学的发展之路,会导致一些水土不服。
  但陈平原还是承认:“这期间,虽然我对这个计划有一些批评,但是我承认这个计划的初衷有合理性,包括里面一些具体的措施有合理性,也就是我同意他们的判断,北京大学以及全国的大学,今天有改革迫切的需要。”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6-04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