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8年03月《小康》
  栏目:小康指数
玉兰大剧院:东莞的文化标签

★文 /《小康》记者 魏群 郭芳 策划/本刊编辑

  这些年,在艺术文化的发展上,东莞也逐渐显露出了它的野心。音乐剧是他们的突破口。起步是有些晚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东莞有兼容的文化氛围,东莞人也知道自己的积淀不深并且能够面对现实,况且,它还有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
  
  在东莞市行政中心的广场上,玉兰大剧院如一袭弗拉门戈舞蹈旋转的裙摆在飞扬。
  在国家大剧院未落成之前,那是国内水准最高的可以演音乐剧的大剧院——1600个座,舞台和座是二比一;配有工艺设计流畅合理的全机械化舞台,还有一流的灯光音响设备。邓楠到这里来看过,说那是同类剧院中音响效果最好的大剧院。
  东莞人其实把它看作是新城文化的一个标签。
  一个务必完成的任务
  玉兰大剧院落成开幕的那一天,周汉标哭了,在欢庆的人群中,他一个人躲在一旁流泪。那是2005年的最后一天,那一天,2006年中国新年音乐会在这里演出,也是玉兰大剧院的处女演出,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
  “那时候,不自觉地就感觉世界非常美好,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两年之后,周汉标再回忆起来,依然是眼泛泪光,他说,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周汉标是玉兰大剧院的管委会主任,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他的昵称很东莞,叫“阿标”。阿标是学中文的,而且根据他自己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外表看起来还是很东莞,不过骨子里比其他东莞人多一些细腻和敏感。
  人们以为东莞人都是乡巴佬,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无论如何,阿标决定为东莞人争一口气。所以,大剧院这个任务再艰巨,他也挺下来了。
  在玉兰大剧院建设的三年里,阿标奔走各方,学习、请教、谈判、周旋、拍桌子、嘶吼。直到现在,他的嗓子还是沙哑的,就是那时候伤的。
  领导跟他说,不要把大剧院看作艺术的事情。那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那个大剧院运作不起来,我就没有办法交代。”那时候,他的压力大得要命,阿标说,那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艰难的几年。
  2001年,东莞提出要打造文化新城,形成了新的发展战略。自那时候起,全市自上而下,前所未有地重视文化建设。“感觉从来没有那么重视过,越重视,作为文化人来讲,机遇越难得,那肯定要拼命干活。”另一方面,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东莞完成跨越式的经济增长之后,财力、物力很快地赶上,但人力滞后,所以,东莞做文化的人都在玩命。毕竟,不是每一个做文化的人都能有机会遇上这样好的城市文化发展机遇。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8-03-17


2008年01月(《小康》)


2008年02月(《小康》)


2008年03月(《小康》)


2008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