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7年06月《小康》
  栏目:文化
王学泰:阅读经典要探源溯流

★文 /口述 王学泰


  
  《论语》是一个纪念册
  就《论语》本身来讲,它就像一个纪念册。因为孔子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所以,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非常思念他。有若长得特别像孔子,所以大家就供奉有若,但三个月之后发现,神情、气质都不像,就把有若赶走了。后来,每个人把老师对他们所讲的都写出来了,每个人记得多少写多少。我估计,当时关于孔子这一类的东西很多,在发掘出来的文物中,郭店楚简有《语丛》等。这一本经过曾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成了《论语》这么一本书。孔子批评、责骂学生的地方很多,但总的来讲,它有一种温馨的感情,这个师生团体好像总是沐浴在春风之中。读了《论语》之后,感觉孔子是一个温厚的长者。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的学生在记述他的时候把这种感情融进去了。实际上,孔子是一个从政的人,也有用重典的时候,杀少正卯大家有争论,杀侏儒大家就没争论。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他菩萨心肠的一面。这说明学生是从自己怀念的角度写的。《论语》为什么千百年下来感动人,就是学生记述他的时候饱含了他们对老师的热爱和思念。尽管这里面也有不高明的话,有自相矛盾的话,比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可是有时又说,“郑声淫,放郑声”,可是,诗三百里面就有郑声。尽管有些经师解释得不矛盾,但我读起来还是矛盾的。《论语》里面有写孔子骂宰予的内容,说不定就是宰予本人记下来的。只有把《论语》还原到本来面目,才能真正理解。
  这本书中展示的,是孔子所向往的人与人之间审美的关系。审美是非功利的,是人对他所处理的事物保持有距离的,是中庸的,既不过也不及的,非极端主义的。是有宗教感下召唤非宗教的东西,所以,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并不完全是他的弟子和学生树起来的,他活着的时候就被称为“圣人”了。但是,那时“圣人”的含义并不具有道德意义,指的就是耳聪目明,对事物比较有见解的人。
  西周初年的国家,就是周初统治者分封自己的亲属、功臣或者各国贵族的遗族到一个地方,多的七八千人,少的一两千人甚至几百人到那里,筑一个城,这一个亲族集团士、农、工、商全都有,甚至在这里头还有其他族的人,然后住在城里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并不是很远,也比较融合,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那时有奴隶,但都是俘虏,而且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当时农业劳动力并不是很大。一个奴隶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太多的余裕。养奴隶并不很合算,奴隶大部分是服务性的。这样建立起来的国家,当地还有人,就是在田野中生活的所谓鄙人,野人之类的。那时地其实不用授,多得你种不过来。

 
编辑: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7-06-12


2007年01月(《小康》)


2007年02月(《小康》)


2007年03月(《小康》)


2007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