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3月《小康》
  栏目:社会惊视
街道企业何处去

★文 /秦俊勇

  小麻烦牵出大问题

  在与公司多次交往中,袁晓民从自己的小麻烦中发现了大问题。

  到目前为止,袁晓民已把问题的重心从自身转移到了公司本身,认为公司应该实行单纯的公司制管理,街道办人员不应该参与其中,并就这个问题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

  提起袁晓民,芷江西路街道办负责宣传的张科长一脸苦相,他表示自己已经多次找袁晓民谈话,就他反映的问题进行商讨,但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桃源实业总公司的转化,主管经济街道办张主任做出如下解释: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批知青返回上海,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政府倡导建立生产服务合作联社,引导和帮助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芷江西路街道的生产服务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总共吸纳了社员700多名,大力帮助社员就业,并且由市里统一在保险公司为员工办了劳动保险。

  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繁荣,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设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工人的各种保障金都要转入其中。然而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纳保险金,就必须具有独立的公司实体,而生产服务合作联社只是一个机构,不具备公司实体性质。为此,原先的街道生产服务合作联社成了桃源实业总公司。

  “很大程度上,桃源实业总公司依然是合作联社的延续,主要担负着社会责任,承担着原来社员的低保、医保等问题。”芷江西路街道办的张主任告诉记者。

  《小康》了解到,上海在1980年代成立的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现在基本上都转变成了公司。然而,这些公司并不直接进行实体经营,也没有主营业务,基本上还是实行合作联社时的管理机制,由对口的街道经济管理科实行管理,依然承担着合作联社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职能,对社员的就业问题进行帮助,但不再发展新的社员。公司的主要收入则来自挂靠在总公司下面的其他公司,也就是最早合作联社下属的合作社;还有部分收入来自分布在本街道范围内属于总公司的商业网点。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收入分配基本由街道实施。

  “我们街道每年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比如维护街道稳定,保证低收入家庭生活正常,对医保人员进行救助等等,这些社会工作都需要资金,然而区里给予的财政支持远远低于我们的支出。为此,公司所获的资金基本都贴补到这块支出中去,这也是无奈之举。”芷江西路街道宣传科的张科长说。

  但他表示这只是社会转型期间的特别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将会消失,街道办将不再插手任何经济经营管理,而将承担更多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3-10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