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4年10月《小康》
  栏目:社会
“移民时代”呼唤创新制度

★文 /赵奕


小康2004.10_页面_45.jpg

小康2004.10_页面_46.jpg

  政府理应在行政主导的移民工程中有所作为,但要最终理顺关系,协调利益,仍需顺应“移民时代”的大趋势,启动市场化机制,通过创新制度,打破地域间的种种壁垒,消除政策上的种种障碍,摒除制度上的种种缺陷,在各种人口流动形态中建立有效的社会协调和保障机制。

  《辞海》中对“移民”的解释是指“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或“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显然,三峡工程移民属于后面一种。

  三峡移民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工程移民,国家的重视程度非比寻常。但政府更多的还是从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的角度、从移民得以迅速富裕的角度来加以关照,至于如何在社会学意义上切入移民的安置问题,似乎还没有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移民从地理上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最终能够在心理上融入到当地社区中去——这样完全的“融合”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比较困难。

  我们的视野可以拓展一下,当今的中国除了上述行政性的工程移民外,还有另一种规模更为广大的移民类型——由市场力量驱动的自发式的移民。农村劳动力自发地往城市“移民”,落后地区居民向发达地区的“移民”,社会各类人才的全方位流动,等等,这种市场行为同样值得关注。政府理应在行政主导的移民工程中有所作为,但要让这部分人口最终安顿下来,融入当地社会,不留隐患,仍需顺应“移民时代”的大趋势,启动市场化机制,通过创新制度,打破地域间的种种壁垒,消除政策上的种种障碍,摒除制度上的种种缺陷,在各种人口流动形态中建立有效的社会协调和保障机制,以求理顺关系,奠定全新的社会利益格局。

  政府在移民融入当地社区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在谋得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

  从行政性移民到市场化移民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伴随的移民工作,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政府不仅要妥善地把移民迁出一地,更要让他们在另一地能够安居乐业。移民能否最大限度地融入迁入地,是检验三峡移民工作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志。

  但如果提到当代中国移民的全局来考察,三峡移民只能算是其中的“一支”,尽管这是“特殊的一支”。中国目前劳动力移民的数量是三峡工程移民总数的100倍,这1亿多劳动力移民背后的驱动力量是市场,但他们能否融入城市社会,则更是中国现代化成败之关键。

  翻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移民的故事不绝如缕。春秋战国,秦汉之际,南北朝及五胡十六国,直至唐宋元明清,中华民族就是在“移民”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历史上支持移民的推动力主要是战乱和灾荒,所以移民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也许后人书写历史时,我们这个时代也会被概括为“移民时代”,但历史不会再重复,今天推动移民的除了以上建设的需要,更源于现代化市场化的动力。因为是出于建设的需要、进步的需要,这个时代的移民“进行曲”格调应该是明朗的、高扬的,应该是健康而有序的。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宏大的画面,比如总体上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有所谓“都市中的游牧部落”;比如一度出现的高素质人才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的转移,被文学界称之为“孔雀东南飞”;又比如近年来连绵不绝的发达地区商人到西部地区的“淘金热”……等等。

  这种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的、频繁的人口流动,迄今方兴而未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各地的经济格局,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内在动因。然而,正像行政性移民遭遇“融合”问题,市场化移民同样面临着与当地社会的“融合”问题。

  一则顺口溜就可以揭示出目前的状况:“上海人觉得除了上海都是‘外地’;北京人觉得除了北京都是‘地方’;广东人觉得除了广东都是‘北方’。”

  地域差别已经演化为身份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正在扩大。

  2003年,中国沿海发达地区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民工荒。例如,广东省的民工缺口一度达到200万人,以往招工人潮涌动的现象不复再见。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民工返乡潮有利于各省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有利于发达省份把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向内地转移;同时也是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必然结果。若是从改革开放已经进行20多年的背景上看,民工返乡则无疑是一种倒退。因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举措就是降低农业人口的比重。

  民工返乡潮这一现象说明,外来人口融入迁入地时遭遇的阻力不小。融合的阻力不仅仅停留在“草根”层面的社会人际关系,更体现在政府在过去时代设置的制度障碍仍在产生着种种影响。

 
编辑:相遇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4-10-01


2004年01月(《小康》)


2004年02月(《小康》)


2004年03月(《小康》)


2004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