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06年02月《小康》
  栏目:史鉴
民意与国家利益的较量

★文 /高小勇

  作为高层决策者,为了全局长远利益,有时必须牺牲部分或短期利益,而常常无法获得理解和认同,承受很多误解和指责,做出苦涩而艰难的决策。美国在这方面有两个著名事件,一个是珍珠港事件;一个是研制U-2高空侦察机。

  罗斯福的珍珠港代价

  二战爆发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预感到,若听任纳粹德国肆虐欧洲大陆,进而侵占英国和苏联,美国即将面临整个法西斯化的欧洲,其国家安全将遭受空前威胁。他深知,美国的资源必须配置给反法西斯战争,但对一战还心有余悸的美国民众不会答应。


  睿智而深谋远虑的罗斯福尽管忧心如焚,也不能擅自行动,那样代价太高,他会失去总统位置,从而什么也选择不了。他既没有像帝王那样为所欲为,也没有像一般政客那样为保自身权势而惟舆论是从,而是耐心等待像价格一样波动的舆论发生转变,等待它可能与政府行为一致的机会。终于,机会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

  现当代的历史考证表明,罗斯福政府事先已清楚日本将偷袭珍珠港,政府事先就将医护人员派往那里,4艘主要航母也从港中出游。但为何不制止偷袭呢?罗斯福明白,若日本偷袭得手,将导致反战的社会舆论逆转,政府参战选择的价格将变低。若事先制止日本人偷袭,国内反战的呼声依旧,政府由于参战选择的成本依然高而无所作为,最终美国就可能面临一个危险的法西斯化的欧洲。罗斯福智慧地抓住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约束条件的转变,降低了美国政府参战选择的成本,从而引领美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与世界人民一道打赢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也使美国战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这个故事说明,舆论不可忽视,否则选择成本太大。然而,舆论并不总代表真理,不会永远正确。若美国政府由于参战选择的成本高而放弃参战,就不会有今天强盛的美国,今天的世界就要看大大小小的希特勒眼色行事。事实上,美国为促使舆论转变,为降低参战选择的价格也付出了代价,听任和承受了日本对珍珠港的惨烈偷袭。但这一代价与参战获得的全局收益相比,要小许多。

  艾森豪威尔的英勇

  英雄的价值是根据他为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又是为他所认为的公共利益而做出的——付出了多少代价来权衡的。照这个标准,二战后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没有做舆论期望的选择,并英勇地为此选择忍辱负重,堪称真正的英雄。

  冷战之初,艾森豪威尔的选择与罗斯福的选择遭遇不同。罗斯福要做舆论不愿做的事,而艾森豪威尔不愿做舆论期望做的事。但两人面临的政府选择代价都很高。

 
编辑:赤子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06-02-11


2006年01月(《小康》)


2006年02月(《小康》)


2006年03月(《小康》)


2006年04月(《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