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来自影视领域的近20位专家学者、产业管理者,聚焦于影视行业在技术变革下的新特点、新趋势,探索新质生产力与影视产业结合的未来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孔毅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促进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共同探讨影视产业各个环节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形成全新生产方式,催生出文化新质生产力。 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闵云童肯定了大学生电影节为珠海市、大湾区文化建设贡献的力量,期待本次主题论坛为“新质动力助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点亮影视未来”提供丰富的学术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肖向荣表示希望论坛秉持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宗旨,立足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探索新质生产力下影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为了深入了解当下大学生爱看什么、想看什么,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大学生观众群体的重要数据,今年大学生电影节开展了“全国大学生观众观影大型调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荣誉推选团”主席陈刚教授代表组委会在主题论坛上发布调研报告。报告的具体内容后续将通过大学生电影节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对外发布。 “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上午场,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刚主持,6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下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作学术点评。 在题为《AI时代的中国文化基本逻辑》的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如何内在“对齐”,她认为虽然我们即将走入智能化时代,但是影视创作中中国文化的基本逻辑是不变的,内在的“对齐”变成了比智能化更难的问题。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一直是中国人重要的文化心理,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恒久的世界观,中国的解构性思维与诗意表达贯穿中国人的创作始终。新质生产力需要同这种基本逻辑达到一种内嵌意图默契的平衡发展。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总工程师刘达探讨了“电影科技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议题,他指出,在未来电影科技朝着虚实融合、创新提质、智能升级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创新型影视人才培养要立足国家战略、时代特征、行业需求和技术趋势,将现代智能科技有机融入影视教学、科研和业务培训中,积极推进高质量人机融合和高效人机协同。 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聂伟教授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电影的新视景”展开探讨。AIGC如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视景?从媒介考古的考察视角,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简单的线性技术进化,基于此的视听场景建构仍属于过渡性媒介。从“媒介即讯息”到“技术即内容”,“将一切媒介作为自身的内容, 成为一切媒介的媒介 ”。技术越是加速奔跑求新求异,美学越是不断回溯传统寻找初心。 电影的新质动力, 就是在这个视景张力场获得了拓展空间。 在《元宇宙中电影制作的未来》主题发言中,北师港浸大文化与创意学院院长庄以仁结合自己既往的项目成果,描述了电影科技从二维到三维,再到360全景、元宇宙的发展变化。他讲述了元宇宙、虚拟制片、虚拟影院等对于整个电影行业将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以真实可感的案例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前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影视人才创新培养”。他认为全行业首先要建立关于AI的关键性认知,以欢迎的姿态迎接人工智能,想清楚人工智能的适用场景与方法。其次要从传统电影思维转到智能化思维,其关键是计算思维。应利用AI创作的新思维同影视创作深度融合。最后,他建议影视专硕培养中应该加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同影视相结合做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华在《新质生产力推动网络影视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言中指出在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下,应该倡导文化原创性,倡导中国文化主体性。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中国网络影视创新,促进中国网络影视提高质量,赋能中国网络影视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对上午的几位专家的发言作出学术总结。他认为几位专家的精彩在于不同维度的“何在”之问,实际上阐述的是新质动力带来的影视行业变与不变的未来景观——变的是形态、是观念、是维度,不变的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文化之魂。 下午场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主持,6位专家与行业创作者对科技赋能影视的价值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作学术点评。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主题发言题为《高新科技赋能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热运行”和“冷思考”》。他认为针对电影工业,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帮助我们保存了影像记忆,网络化是电影工业传播发展的核心,智能化改变了电影影视创作的方式和效率。对于“三化”,胡智锋也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提出,盲目地跟风究竟能否留下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在题为《AI的进路与影像的初心》的发言中,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孔令顺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风口,为中国影视的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传统美学也许可以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影视走出去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电影要走出创作的困扰,一要走出工具理性的泥沼;二要直面人类生存的困境。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学武针对“新质生产力影响下的影像创意思维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她认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类型创意的生产会更加便捷,观众的观影代入感和沉浸感会增强,这也将对传统叙事发出挑战,但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帮我们建立起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智能化时代,电影和一切艺术都不会消亡。 在题为《新技术影像:臆想、想象的前提依旧是思想与情感》的发言中,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高雄杰结合自己从事影视创作的经历强调创作背后需要有思想和情感。他认为AI等新技术虽然提供便利,但在其成为智慧生命之前,仍然无法替代创作者的个人观察和感受,影像的真实与美学价值需要在技术和实践中找到平衡。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在《人工智能迭代与传媒艺术迭变》的发言中主要讨论了AI对传媒和影视艺术的影响。他指出艺术创作正在从自主性输出转变为发问式输出,AI也正在导致创作从集体逻辑向个体逻辑转变,人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因此更显重要。 围绕《珠海影视产业资源服务与数智传播》的题目,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珠海传媒电影公司的总经理乔宇梳理了珠海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他还指出,珠海的影视产业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珠海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将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吸引更多的影视人才投身于大湾区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之中。 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陈怡静分享了四维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影视产业的发展。她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技术——高精度三维建模,并展示了如何通过该技术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该技术已服务于众多的博物馆和文旅项目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各位专家从理论、实践、技术、产业方面阐述了影视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同时他强调,在人工智能达到更高水平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学者,需要有超前意识和学术担当,要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有自己的“冷思考”。 编辑:于靖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