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3年07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乡村振兴进行时
三亚吉阳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 /胡妍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 胡妍

三亚市吉阳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激发人才活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在乡村开启“景区时代”,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了博后村、大茅村、红花村等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近年来,三亚市吉阳区坚定不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的决定要求,蹄疾步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老乡”嘱托,探索出独具吉阳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强化“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应把人才振兴置于首位。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吉阳区打出组合拳强化“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吉阳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引入“专家人才服务团”,推动人才下沉、技术下乡、服务“三农”,助力农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专家人才服务团将按照一个专业团队服务一个农村的模式,在充分摸排各村的人才需求和产业规划的基础上,招募对口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智囊团”,为每个乡村量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服务与技能培训、开展项目合作等。比如,农业对口的南繁管理局的专家将为大茅村的产业规划出谋划策,而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的专家团队将为博后村的旅游产业发展献计。

  农村电商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更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为培育和孵化一批能直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电商人才,助力优质农产品“出圈”,赋能美丽乡村焕新颜,今年4月,吉阳区启动“一村一电”青年电商人才培育项目。各村选派一名代表参加电商人才培训。学员学成后,将结合本村实际,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新载体,宣传推广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展现乡村风貌,挖掘乡村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做好乡村振兴的代言人和直播销售员。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此行列中来,共同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贤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4月以来,吉阳区精心谋划部署,着手建立乡贤人才信息库,积极引导有情怀、有能力,热心关注家乡发展的各类乡贤人才反哺家乡建设,有效汇集乡贤力量、凝聚乡贤智慧、激发乡贤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美丽乡村串起“全域景区化”

  6月初的博后村,澄明如镜的哎岬湖,绿水青山中的民宿,引来游人如织。10年前,国家领导人在博后村考察时,留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最具温度的“小康动员令”,激发了博后村民摆脱贫困、逐梦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博后村立足毗邻亚龙湾的优势,发展民宿,蹚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样板村”。

image.png

博后村立足毗邻亚龙湾的优势,发展民宿,蹚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博后村的巨变拉开了吉阳区乡村振兴的序幕。吉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育俊介绍,吉阳区根据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培育村庄产业,打造“一村一特色”。比如,六盘村和博后村,依托热带森林公园、亚龙湾景区,吃上旅游饭,发展婚庆、民宿及休闲文旅产业;红花村和罗蓬村等农业种植传统地区,主要发展共享农庄、采摘体验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大茅村则推进智慧生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实施项目;中廖村以黎族文化打造文旅产业。吉阳区根据这些村庄的地理位置及资源禀赋,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闪耀着美丽乡村光芒的“珍珠项链”,让一个个“美丽乡村”渐次绽放,“美丽经济”喷涌释放。

  吉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苏道国介绍,吉阳立足乡村旅游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建成中廖村阿爸茶社、小姨家餐厅、花瓣咖啡厅等12个旅游项目。当前,吉阳区以椰级乡村旅游点创建为抓手,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比如,博后村以创建“景”“村”联盟打造最美民宿,被评为全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建成红花共享农庄为代表的“海南省三椰级乡村旅游点”。同时,优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体验。亚龙湾、玫瑰谷、博后村联合创建4A级景区。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博后村、火车头万人海鲜广场分别入选海南“十佳”旅游主题系列名录。吉阳区正全面构建以传统景区、休闲旅游街区、夜间经济综合体、乡村民宿等为主要载体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积分制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三亚市吉阳区探索创新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新模式,以“小积分”推进“大治理”助力“大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三亚市吉阳区16个行政村的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工作实现全覆盖。

  吉阳区乡村振兴局局长钟文辉介绍,积分制的模式,主要是为了破解乡村振兴“政府干、老百姓看”的现象,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和谐、自力更生、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积分制乡村治理吉阳经验。

  吉阳区取罗蓬村、大茅村作为首批试点村,后逐渐在全区铺开。村民的积分内容主要由庭院卫生类、乡风精神文明类、建设村庄类、就业创业类等等组成,对于村庄正面影响的如庭院卫生干净、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参加村庄技能培训等等都可以加分。

  村民可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实物及生活服务。“这个值6分,加上这个4分,一共是10分。”“把自家的卫生做好还能换大礼包,真好!”日前,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乡村治理积分兑换活动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大茅村太葵小组村民苏秀丽拿着用积分换到的礼品十分高兴,“动动手、跑跑腿,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帮村里做点事,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真是一举三得!”

  钟文辉表示,通过实施积极制管理模式,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未来,奖励形式将逐渐从物质奖励向精神奖励转变,激励导向从全民素质提升,上升到村民对村庄的履职能力及村庄发展能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7月中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3-07-15


2023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