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3年07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
广东现代化建设增城样本

★文 /高睿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 高睿

广州市增城区聚焦东部枢纽主战场,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坚持制造业立区谋划高质量发展,出台“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推进林长制,书写绿美增城新篇章。

  广州市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东部、广州市东部,东与惠州市接壤,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黄埔区毗邻,北与从化区和龙门县接界。增城区面积1616.47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6个街道,285个行政村和7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55.04万人。

  在今年的首个工作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召开,以时不我待之姿,吹响全市上下奋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员号角。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增城将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围绕高质量发展,紧盯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超1100亿元、增长25%,工业投资超450亿元、增长2倍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的年度目标重点发力。

  聚焦东部枢纽主战场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东部枢纽规划范围包括增城区、黄埔区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区位优越。此区域既是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交汇点,又是珠江口黄金内湾的顶点。东部枢纽可以说承载着广州市辐射带动粤东,联动华东和京津冀、畅达欧亚,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支撑大湾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使命,是广州市参与湾区内湾竞合、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广州市国家中心城市能级的重大举措。广州东部枢纽是广州市赋予增城的重大发展机遇,也是开拓增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

  增城区发挥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优势,建设面向“双循环”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今年9月30日,广汕高铁就要开通,届时增城将正式驶入“高铁时代”,迎来新的高速发展。增城区将全力统筹新塘站、黄埔站、增城站以及增城西站的组织和分工,提升枢纽集群交通能级。构建4条国铁、4条城际、15条地铁的轨道网。打造8条高速、14条快速路的高快速道路体系。今年加快建设东部枢纽核心区道路,预计9月底将全面建成,届时将充分发挥新塘站的运能。加快推进地铁20号、23号、27号和16号线建设的前期工作。

  特别是增城区将着力建设国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零换乘”枢纽,规划增设新塘站城市航站楼,实现“一站双港”30分钟直达白云、宝安两大国际机场;加强黄埔、增城两区道路联通,在两区交界30公里范围内,打通陈家林路北延线、创誉路西延线、南香路西延线和田园路等多条“断头路”;同时强化与东莞互联互通,规划建设增莞番高速、增莞大道、东江大道南延线和新槎大桥等跨江通道。

image.png

广州东部枢纽中心

  制造业立区

  谋划高质量发展

  增城区产业基础扎实,近年来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引进超视界、维信诺、希音、增芯等一批龙头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芯、车、显”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城坚持制造业当家,取得了颇多成效。其中,工业投资成效显著。增城区在超视界项目落户带动下,工业投资总量在全市连续多年位居前列,2023年1-5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83.7亿元,同比增长66.6%,总量及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二。其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随着超视界、维信诺、增芯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投资效益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落户,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8年的134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73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增城区“芯”“车”“显”三大主导产业加快集聚。加快“芯”突破。引进了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和广州增芯项目、中微广州公司、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加速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目前,增芯、越海等项目正在动工建设。壮大“车”集群。以广本增城工厂、北汽华南生产基地两大整车生产基地为龙头,集聚日立马达、广州电装、福耀玻璃等189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打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产值953亿元(含广本增城工厂)。同时,推动“显”集聚。近年来,以超视界、维信诺两大显示项目为龙头,引进了康宁玻璃、空气化工、旭璟自动化等30多家上下游配套项目,加快打造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2022年产值达14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8.5%,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区集聚效应显现,助力广州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此外,骨干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全区5亿元以上企业产值从2018年的6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07.2亿元,亿元以上企业产值从2018年的852.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99.04亿元。2019年以来,培育3家制造业骨干企业成功上市。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纽恩泰、和德轻量化、辰东新材料),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1家;累计培育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珠江钢琴)、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已培育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2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成效。增城区深入实施技术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新增技术改造项目备案计划总投资额由2018年的20.7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9.48亿元,平均单宗项目计划投资额翻了近两番。同时,增城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累计推动800多家企业上云用云。此外,增城率先在全市建立注塑机械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目前已有300多家注塑企业、1.2万多台各品牌注塑机接入中和注塑云,标识注册与解析量超过21.39亿个。

  出台“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日前,《广州市增城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增城区将锚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目标,以全区13个镇(街)、285个行政村、85个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方案》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聚焦做强区域经济、加速城乡一体,树牢竞标争先导向,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东部枢纽,以城乡一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强区促镇兴村富民,加快把城乡协调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增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增城样本。

  《方案》明确三步走目标,即到2025年,增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同标,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协同、共享发展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确立。100%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超过83%,城乡居民收入比力争下降到1.7:1;到2027年,基本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打造派潭成为“广东乌镇”,新增1—2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农业农村现代化初步实现;到2035年,增城全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更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增城实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增城区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镇(街)服务规范便利化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打造便捷的生活圈。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打造兴旺的商业圈。

  增城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新塘、永宁、宁西打造千亿百亿级制造名镇;仙村加快与增城经开区融合提升;中新、朱村与中新知识城、东部公铁联运和科教城等重大平台紧密联动,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荔城、荔湖、增江、石滩高品质建设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派潭、正果、小楼打造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同时,增城区提升美丽圩镇品质。全面改善圩镇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洁化、绿化、美化、文化”行动,推动白水寨创建国家5A景区,将派潭打造成为具有岭南风情、广府韵味的“广东乌镇”。

  一方面,增城发展区域特色乡村产业。构建“三纵两横多节点”都市农业空间布局,做强做大迟菜心、丝苗米、仙进奉荔枝等优势农业品牌,加快建设朱村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支撑具有增城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统筹全域实施“五美”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实现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增城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强农村基层五级党组织架构,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镇创建,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议事协商新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image.png

增江一河两岸

  创新推进林长制

  书写绿美增城新篇章

  今年4月,增城区结合世界地球日在荔韵公园举行“推深做实林长制 绿美增城林长治”主题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宣传推广林长制,扩大林长制影响力,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与合力,全力推进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这只是增城落实林长制的一个小小缩影。

  增城区推进林长制运行有哪些的创新做法?据介绍,增城区委书记任区第一林长,区长任区林长,其他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区副林长,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增城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区相关单位和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加强对林长制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城区设立林长制办公室,分管林业园林的区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在全市率先设立林长制事务中心,承担区林长办日常工作,全面完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林长体系构建,做到责任明确、逐级负责。

  同时,增城区创新“林长+”模式,在推行林长制工作之初便创新建立“林河联动”机制,高效联合巡林巡河工作。通过开发“林河众采”信息平台,打造“一平台、多终端”的林河治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形成保护合力。2022年,在建立“林河联动”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林长+”管理模式,创立“河长+林长+检察长”联动协作机制,将水务部门、林业园林部门在执法查处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监督的制度优势结合,力争取得“1+1+1>3”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实现增城水生态环境和林业园林资源永续利用。2023年,又创新建立林长办与公安机关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管林护绿主体责任,形成保护生态资源合力,为推动绿色生态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增城区首创“产业林长”机制。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产业林长机制的工作方案》,动员经营林地面积大于500亩或年产值高于500万的承包户或企业担任产业林长,激活森林资源潜能,打造林业产业发展新引擎。增城将产业林长分为荔枝、砂糖桔、油茶、南药、木材加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10类,精准做好各类产业林长支持服务工作。构建行政林长与产业林长相互协调配合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园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途径。

  增城区创新研发林长制信息系统,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研发林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涵盖资源保护管理、森林灾害防治、园林绿化、林业产业、巡护监控、生态监测等16个主要内容,实现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体化”,并上线“增城林长APP”“巡林APP”森林监管巡护平台,补足林业园林信息化工作的“短板”,打通了历年来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共通共享。

  增城区创新“党建+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出台《增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入村居“七个一”行动实施方案》,发出“一名党员认领一棵古树”倡议,由党员对全区2016株古树名木100%认领。通过基层党员认领保护古树名木的方式,打通古树名木保护“最后一公里”。据悉,增城区永宁古树群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谱写了“党建红”引领“古树绿”的新篇章。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7月中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3-07-15


2023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23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