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12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寻道碳减排!中国碳票第一村的生意经

★文 /于靖园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常口村握着编号0000001的林业碳票,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振兴之路 几十年来,常口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和谐共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摄影/宁颖

  2022年底,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一个美丽的村子因为拥有动人的景致,以网红打卡地和综艺拍摄的取景地而火热出圈。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做常口村。事实上,这个村还有一个著名的出圈标签——“中国碳票第一村”。

  “多种杉和松,子孙不会穷”

  “金溪流过我的家乡,无价之宝的青山绿水,在这里闪光……”《常口村规民约歌》唱进了常口村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常口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下辖村,30年前,这个小山村还被称为“三无村”,因为这里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幢新楼房,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虽然坐拥好山好水,但村民过的是穷日子、苦日子。

  可是,视线转到现在,如今的常口村已经是“旧貌换新颜”,村屋整洁别致,宽阔的河面上常有皮划艇快速穿梭,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美丽山水画的“新画卷”。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青山绿水给常口村带来了发展的红利。

  几十年来,常口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和谐共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1998年开始,常口村把山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其中生态公益林禁止砍伐,商品林也必须取之有度。从砍树到种树,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多种杉和松,子孙不会穷”。

  将乐县总投资约7000万元的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常口村为重点,对一河两岸约4.1公里,实施废弃砂场治理、违建拆除、林分提升、五水共治、恢复生物多样性、培育生态多样性等八大工程。如今,流经常口村的金溪常年可达Ⅰ类水质,常口村森林覆盖率达92%。

  立足自然风光美、文化底蕴深、乡风民俗好等优势,常口村成立常青康养研学有限公司,大力打造文旅康养基地、3A级红色景区,开发常口村旅游综合体,被列入福建省“全福游、有全福”的旅游精品线路。“村民们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享上了‘生态福’。”常口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深有感触地说。

  常口村依靠良好生态环境,发展林业、脐橙种植等特色产业,经营漂流、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常口村迎来了新的机遇。2021年,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颁发给了将乐县的常口村。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每片林子的固碳氧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

  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这在全国属首创。

  “碳票”变“钞票”

  2021年年5月18日,将乐县高唐镇副镇长、时任常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张林顺代表全村领取了一张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林业碳票。这张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12723吨。

  其中,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4.0845万元购买2723吨碳减排量,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吨10元的价格收储1万吨碳减排量。“我们村一棵树没砍,靠‘打包卖空气’就挣了14万多元。”张林顺说。

  如今,这个收益以现金的方式发放给全体村民,每人分红150元,实现了“碳票”变“钞票”。好生态带来好收益,使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林业碳票的探索,旨在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四难’问题。”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陈美高说,三明林业碳票是指域内权属清晰的林木,依据此前编制的《三明林业碳票计量方法》,经第三方机构检测评估、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的林业碳汇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

  当前,常口村第二期碳票已制发完成,涉及林地面积7181亩,经核算可达到21139吨的碳减排量。“按每吨30元的价格,这期碳票预估能有60多万元的收益。卖出去后,村民又能拿到一笔分红了。”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信心满满地说。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再次变成了真金白银,实现了点“绿”成金。

  与此同时,常口村如火如荼推进福建全省首个净零碳排放乡村项目建设,“种树人”变身“卖碳翁”,碳票成了大型会议、赛事实现碳中和的新方式……逐“绿”前行,全村“碳”出越来越多新路子。现在,常口村的村民们都把林业碳票当宝贝,甚至有人把林业碳票当做嫁妆送给女儿女婿。

  常口村握着编号0000001的林业碳票,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为这一张张碳票,闽西北大山深处的这个小村庄,有了“中国碳票第一村”的美誉。

  迎接新蜕变

  而这一美誉的背后,是常口村人世代守护自家山林的结果。

  常口村是一个传统的客家村落,山林给予他们庇护以及生存的保障,房前屋后栽植树木,也成了常口村人的传统。在常口村人看来,只有多种树,田里才有水,田里有了水,粮食才会丰收,人们的生活才有保障。

  如今这里有19000亩山林环绕着村庄,让常口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

  慢慢的,借着这片山林,当地人们在林间种植了红菇、竹笋、黄精等作物,发展起林下经济,随着乡村公路的开通,这些原生态、无污染的产品,越来越有市场。

  而青山秀水总会吸引着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常口村的村民们便在家门口开办起农家乐,乡村旅游也给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县里的水上皮划艇训练基地也落户到了这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队,在这里训练、比赛。

  “曾经,没有几幢新房子、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盏能亮的路灯的‘三无村’常口,现在啥都有了,你看现在这条水泥路多宽敞!”

  “这个湖原来是烂泥潭,村里的污水就直接排放到湖里面,治理之后,这个湖变成游客拍照打卡、村民休闲聊天的好地方。”

  “以前村里鸡鸭放养无序,影响村容村貌,于是我们专门成立‘鸡鸭监督小组’,家禽统一圈养,因此还腾出了修栈道的地方,进一步改善湖周围环境。”

  说起常口村的变化,张林顺无一不熟悉。

  这些年村里强弱电污水管网全部下地,家家户户门前的活水里养起了锦鲤,篮球场、游泳池、卫生所、党群服务中心都逐渐完善,村民生活也越来越便利,运动健身有了好去处,连标准化泳池都全年为村民免费开放。

  常口村保护生态带来的好处,却不仅仅是街头巷尾的大变样。

  河两岸的两山学堂、康养慢道、生态餐厅、水上威尼斯等一个个生态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标志着常口村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蜕变”。

  “饮水思源、牢记嘱托……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永续利用、惠泽子孙。常口村的72字村规民约,刻在村口的石碑上,成为全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指南,融进村民的日常生活,传承给子孙后代。村规民约,从此与常口村发展相伴而行。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2月下旬刊


 
编辑:容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12-22


2022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