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12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时政
广东信宜:文化润城惠民生

★文 /张玉荣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近年来,信宜市贯彻落实中央、广东省、茂名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广东西南部茂名北部的信宜,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是“中国南玉之都”“中国李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信宜,古称信义。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文、历史、美景、美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信为本的城市气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迸发出时代光彩。这里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古有被百姓尊称为“杨救贫”的一代堪舆宗师杨筠松;有迁建信宜学宫并大力弘扬和讲授王阳明心学的一代名儒程文德;有荣获同榜的兄弟进士李宜相、李宜昌;有帮助苦难百姓“下南洋”的爱国侨领李孝式;有被誉为我国“最有恒心的教育家”林砺儒等等,他们的好心精神、家国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信宜人,是信义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近年来,信宜市贯彻落实中央、省、茂名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信宜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塑形”与“铸魂”相统一,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镇隆镇便是信宜挖掘文化内涵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信宜是广东省重点侨乡,目前海外侨胞53万多人,镇隆就是华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中一些“下南洋”的镇隆籍乡亲返乡后,受南洋文化的熏陶,纷纷在当地建起了别具南洋特色的洋楼,逐渐形成了南洋风情的骑楼街。“锦纶泰”是当年输送信宜人下南洋的桥头堡,也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南洋风格的古建筑。

  在信宜镇隆镇,还有个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八坊村。窦州古城坐落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建于唐武德四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粤西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村落之一。古城至今完好保存有13所古书院、7间公祠,2家公馆,以及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庞大的古书院群见证了信宜千百年来浓郁的书香文化和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窦州古城悠久的历史,缔造了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年例、飘色、木偶、六双花灯、游神等丰富多彩的汉俚僚融合文化。2015年,这里被命名为“书香八坊”,2020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信宜文旅融合重要节点。

1670595565977824.jpg

连续10年,信宜成功举办了“春赏花、夏品果”的三华李文化旅游节,推动“中国李乡”的三华李文化深入人心。和文琼 / 摄

  信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杨强文告诉《小康》记者,镇隆镇八坊村是信宜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村内现保留的国内较具特色的古书院群,千姿百态、风采各异,随着时间的积淀凝为经典。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信宜将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对古书院群进行高规格修复,并根据各书院的特色,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农家讲堂、图书阅览、农技科普培训、老少活动中心,采取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让珍贵的历史文物重新散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根据规划,信宜市新博物馆也将在窦州古城内建设打造,到那时,这里将成为传承信宜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连续10年,信宜成功举办了“春赏花、夏品果”的三华李文化旅游节,推动“中国李乡”的三华李文化深入人心。近年来,广东省品牌赛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窦州古城传统文化节、农民丰收节、大成北梭甜柿节等大型文化旅游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前,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以及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马安竹海、李花谷、锦江画廊碧道、三华李度假区、黄华江虎跳峡等一批优秀文旅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其中乡村振兴的“信宜样板”——“中国李乡·山水双合”,获评2021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2022获评“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文旅融合赋彩文化生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信宜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并轨迅速步入快车道,给民间艺术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享有“中国李乡”盛名的信宜还围绕三华李,以“春赏花,夏品果”为主题,打造了“李花节”和“享李季”两个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节日,打造了风光秀丽的“李花谷”、“三华李度假区”,打造了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水双合”,这些正不断扩大信宜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努力实现文农旅深度融合,在“土味”中体现“品味”的目标,信宜积极实施“中国李乡•山水双合”工程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美丽乡村的功能设施,形成颇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沿溪行”“百草园”“文化径”“大学堂”等景点,让“山水双合”的颜值更美,活力更盛,生命力和创造力更强。

  《小康》记者了解到,在钱排镇双合村,将建设“双合记忆馆”,集中展示双合村从灾区到景区,从一无所有到奔康致富的蜕变过程,唤醒双合村人民的记忆。通过双合村昨天与今天的强烈对比,生动反映了双合村通过党建高质量引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村民感党恩、跟党走,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记忆馆还将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侨乡文化、三华李文化等。

  正在建设中的窦州里文化创意街、中国牙雕艺术馆则是信宜首个传承弘扬信宜文化的特色体验地,不仅弘扬信宜本土非遗特色文化,还将成为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体的夜间文旅商业主题街区,将有助于促进信宜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文旅消费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串联起窦州古城、怀乡起义纪念馆、窦州里文化创意街、中国牙雕艺术馆、砺儒文化史馆、黄华江虎跳峡、山水双合、马安竹海、李花谷等地方特色景点,信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通拓展“两山”转化通道,通过古建筑保护、文化挖掘、环境整治、旅游拓展等综合举措,打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区特色乡村精品文旅线路。

1670595559631385.jpg

窦州古城文化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门前上演着中国古老民间艺术——飘色。文明门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飘色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惠民丰富精神家园

  二十大召开前的一个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在信宜市东镇街道礼垌村文化广场举行,拉开了信宜市“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送戏下乡巡演活动的序幕。演出活动吸引大批村民观看,节目内容都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唱、舞蹈、器乐等形式为主,演员倾情演绎,既全面宣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又实现了节目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巡演活动后续走进信宜市各个镇街,演出地点安排在村级文化广场。除了信宜市文化馆组织的主要节目外,各分馆还需组织2至3个本地节目参加联动演出,为群众带去了文化享受,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了实处。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多年来,信宜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惠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市通过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文艺小分队等形式,把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和“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内容送到百姓身边;加快推动文化保障特殊群体服务,开展送书进工地、送书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强特殊群体文化服务;针对未成年人群体持续举办“经典诵读进校园”“暑假21天阅读挑战书”“亲子阅读分享会”等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信宜非常重视完善市、镇、村三级网络文化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信宜市文化馆、图书馆总馆均为国家一级馆;19个镇(街)文化站均达到二级站以上。目前已实现全市建成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全覆盖。建成市图书馆为总馆,19个镇街为分馆,57个村委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全覆盖。当前正在谋划建设新信宜图书馆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5个市区机关新型阅读空间,建成窦州古城、锦江画廊到永驿站、月牙泉驿站、双合公益图书馆4个“粤书吧”“好心书吧”,同时充分结合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的建设,建成李花书院、马安图书馆、大学堂等乡村优质新型阅读空间。

1670595560697867.jpg

近年来,信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创新的文化形式,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图为 2022 年 4 月 23 日“读书节”活动走进钱排镇双合村。

  《小康》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信宜进一步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以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创新的文化形式,根据不同的节日特点,不同的受众群体,结合实际场地,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比如,成功举办“我的梦”第七届广东省演讲大赛信宜赛区复赛;2021年5月邀请全国各地知名作家走进信宜,成功举办”文学名家写信宜“活动,并印刷出版《云开深处是信宜》作品集;举办“好心连大爱”陆火琰戏剧曲艺原创文艺作品专场演出活动,提升群众艺术文化创作水平。与此同时,信宜扎实推进省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积极开展”高凉曲韵“粤剧戏曲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广泛开展市镇村广场舞大赛及“金话筒”文化宣讲活动。

  挖掘底蕴激活文化魅力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生生不息岭南人,古越是根是源头。

  信宜,南粤西南,秦以前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属南海郡,汉初属南越国苍梧王属地。朝代更迭,百越人逐渐汉化,南越人也从唐代起逐渐汉化,直至罗旁战事后全部融入华夏族。

  信宜境内的大坪石器遗址、登高山石器遗址等历史遗址,见证着古越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这里的活动痕迹。

  信宜,以铜鼓之声敲响远古密令,打造百越小镇传承文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悠悠山水间,习习酒旗风,挨挨百越楼……在古色古香的百越小镇内,穿梭在一间间仿古百越特色建筑中,像是在穿越时空惊喜发现远古世界。

  在“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信宜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南越文化形象代表铜鼓出土地——池洞镇打造特色古越文化小镇,其中池洞莲花湖庄园以“百越小镇”为始点率先打造以“百越文化”为主题的百越文化小镇。在百越小镇内,打造了吴越、扬越、闽越、南越、骆越、东瓯、西瓯等百越支系特色古建筑,并以南越文化为主题打造穿镇街巷,进一步活化利用了百越优秀传统文化。

  追昔抚今,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信宜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红色革命遗址。包括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和在谢氏抗战纪念楼,今年信宜有2处建筑获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信宜地下党在南路特委朱也赤和信宜县委书记罗克明的领导下,在该旧址成立指挥部,部署攻打怀乡区署的战斗,举行了震撼粤西的怀乡起义。建于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的谢氏抗战纪念楼,源于抗日名将谢日旸。他在三大长沙会战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赫赫战功,为表彰其功绩,除授予勋章外,还批准他在家乡信宜建立“谢氏抗战纪念楼”。作为永久纪念,做好谢氏抗战纪念楼的保护工作,不但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辉煌历史的回顾。

  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信宜全市登记在册文物14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茂名市级1处,信宜市级37处。同时,信宜深入挖掘传承玉雕、六双花灯、竹编、飘色、猛犸牙雕、榄雕等32项列入省、市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个,大师工作室2个,非遗工坊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茂名10人,信宜21人。形成了市镇村根据文化遗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2月中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12-09


2022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