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08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文 /赵狄娜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科技小院虽小,却是创新大平台,要做科技大文章。

  “西槐庄村就是我读研的课堂”,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项目成员吴林静说。2020年,她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不久便加入了科技小院项目,被分到北京通州的西槐庄村。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科技小院依托涉农高校的科技与人才培养力量,打造着一片片属于乡村的希望田野。

  今年3月22日,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公布。这是关于“科技小院”的最新政策。它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一举措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使科技与农村零距离、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572928220_huge.jpg

  希望田野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科技小院依托涉农高校的科技与人才培养力量,打造着一片片属于乡村的希望田野。图源/hellorf

“零距离服务”助农忙

  眼下骄阳似火,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首批人参果就要上市了。去年9月25日,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经中国农技协批准正式成立;10月11日,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正式在西游人参果专业种植合作社授牌运行;11月26日,云南农业大学派驻3名研究生蹲点开展工作——至此,这里的人参果种植朝着更加专业、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前进。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文雄带领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成员与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来到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南岭村,一边实地察看金线莲等中药材种植情况,一边耐心讲解林下种植日常管理措施。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责任专家林生介绍,通过科技小院这个新平台,入驻的林文雄专家团队因地制宜,探索中药材栽培技术与广阔的山地、林下空间结合模式,并就地开展科研、科普和技术服务,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带动中药材种植、生产等产业链发展。

  而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为推动澳洲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大学在“广西大学(扶绥)坚果试验站”的基础上,于2021年6月成立了广西扶绥坚果科技小院,来自广西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林学院的研究生们入驻。他们穿着标有“广西大学扶绥坚果试验站”工作服,神情专注地在农场里穿梭,开展澳洲坚果种植技术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为农户进行技术答疑……

  科技小院,是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院士和中国农业大学顶尖教授团队创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把研究生培养、科研和服务农民这三重目标,很好地结合到一起,通过研究生服务团队的常驻,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

  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扎根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吴林静和她的小伙伴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服务”。他们用一年时间,为西槐庄村引进了水果萝卜、樱桃番茄等作物品种,实施轮种。同时,也对种植端进行全面改造,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诱虫板等物理防治办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用环境检测设备对大棚内环境实时监测预警。很快,他们变成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新农人,村里则焕然一新——搭起了水肥一体化的新大棚,水果萝卜和樱桃番茄的经济价值攀升,村里自主打造的“西槐庄园”精品蔬菜,初步打开销售渠道,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330%。

  科技小院助力的当然不仅仅是农作物。养羊,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传统产业,但一直以来这里的羊肉品质并不高,牧民迫切希望能提高自己养羊的技术,增加收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国世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的核心种羊场建立了生物实验室,给母羊做了胚胎移植手术。3年时间,他的团队把50只德国进口的东弗里升快速扩繁到800多只,并把它作为优质种羊交给牧民,跟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如今已经繁育出三元杂交羊后代。刘国世表示,三元杂交羊几乎减少了4斤的脂肪,多产出120元到150元的效益,牧民和养殖场特别欢迎三元杂交的后代。

  “科技小院是解决生产难题的一线阵地,是覆盖生产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是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实践基地,更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型农民的‘星星之火’。”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梅颖眼里,石林人参果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产业培育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未来,还将不断推动高校专家和研究生服务乡村,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新机制,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打造宜居宜业乡村、富裕富足农民,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中发挥积极作用。”

  把论文写在广阔的大地上

  “在科技小院的经历,让我从一个比较被动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主动积极、乐意去解决问题的学生。”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唐文慧说,自己进驻科技小院,了解到现代农业的真实情况,把握了农户的技术需求,这使自己对专业课学习及毕业设计未来的应用更有把握,因而也更有成就感。

  让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广阔的大地上,让更多乡村农民在应用科技过程中获得收益,让更多青年人在科技创新创业中茁壮成长,是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与意义。

  服务乡村振兴大局,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绿色生产体系与高效经营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联动发展。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近年来,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早已经成为国家行动。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下,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直接推动下,目前全国30余所涉农高校已陆续建立了480多个科技小院,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得到社会认可与好评。“加强精神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融合创新、坚持和完善科技小院模式,有利于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表示。

  科技小院中萌生的,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今年《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对科技小院提出六项保障措施,如招生计划增量倾斜、纳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研制指导性培养方案与要求等。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表示欣慰,“把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质量纳入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无疑将推动更多涉农高校开设科技小院,让更多研究生走进农村,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虽小,却是创新大平台,要做科技大文章。姜沛民说,科技小院的“科技”二字,是助力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拿手戏”“掌中宝”。他希望未来可以持续强化融合创新,推动科技小院健康发展:一是加强理论宣讲,让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加强党建引领,增强科技小院服务社会的合力;三是加强协同奋战,推动新时代科技小院大发展。“我们科技工作的重心,是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和方法体系创新,特别是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以科技支撑助力绿色发展。”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8月下旬刊

 
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08-24


2022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