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08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我的小康生活
【我的小康生活】在深山老林打造文旅新模式

★文 /孙媛媛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孙媛媛

开民宿、卖山货、举办“自然亲子营”……对纳薇而言,都是偶得的意外之喜。她很乐意通过文化和产品的深入赋能,参与到中国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近年来,发展“民宿经济”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民宿为乡村带来人流量和消费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城乡融合、项目投资、产业转型、人才回归等,对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意义。民宿经济作为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业态,有效激活了自然风光、空置农舍、农家餐饮等一系列“乡村资源”,日益蓬勃的民宿经济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活力的新支点。

  看倦了繁华都市,寻一处静谧山水悠然小憩。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民宿迅速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乡村经济的新产业。打造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从而把乡村“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的资本,综合带动乡村生态、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民宿兼“包山公”山货店创始人纳薇正是其中之一。

_L6A9340.JPG

图片/受访者提供

  从民宿到山货网店

  龙潭坪村位于湖北西南部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四面环山,云雾缭绕,天然溪水穿村而过,四季各有美景。这里便是纳薇出生并长大的故乡。

  “我的人生规划本来没有回村这一项,2010年因长期伏案工作,腰椎痛所以回山里休养。”纳薇毕业后便一直在广州生活和工作,原本只是计划短暂休息,但恰好有远程工作找她合作,于是她决定留下,满足了自己成为“住山里的自由职业者”之梦。

  纳薇家里于2012年重建房子后,因家人外出,她感慨这新建的房子空着实在可惜,于是突发奇想:不如开放给北上广深的城里人来度假或休息?她设想,干脆把钥匙放在房间,让房客自己来取,住完打扫好留下钥匙,就可以自行离开。

  村子偏远,下了飞机后还要5个小时左右才能抵达,那时还不流行进山游玩和住民宿。纳薇和一位广州朋友说了想法后,在他的公号上发了第一个宣传帖《我把深山老家租给你》,“没想到一周就冲到了10万+的阅读量,当年夏天的房间在几天内全部被预订完”。后来,她经常在网上发村里的各种生活场景图片,久居都市的朋友通过她的分享领略到深山里的美,也转发了她的公号文章,“当时我的朋友圈有一种转疯了的感觉,一下子涌进来很多人加我。那段时间每天打开手机就是不停地通过微信验证和回复细节咨询”。后面越来越多的媒体都来报道,深圳卫视又拍了一个50分钟的纪录片,纳薇也在各社交平台参与一些相关话题讨论。

  第一拨游客来的时候,纳薇担心他们觉得村庄太普通,特意花两天时间带他们去了当地最好的两个野生景点:人间寺和龙潭南流洞。他们从来没有走过这种原始森林的无人之境,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来回。“女学生走到难走的路段,都是用棍子现刨一个小土坑再踩上去。平时我们一个多小时可以爬到山顶的路程,那天和他们整整走了一上午才到……不过反响特别好,大家都很开心,直到现在还经常往我家里寄东西。”

  两个月后,刚好过完夏天,纳薇在游客的强烈要求下开起了山货网店——因为他们走的时候把纳薇和邻居家的山货买光了觉得还不够,催促必须开个网店,满足他们平时吃天然有机食物的需求。这事儿推动了纳薇开山货网店、推广土家族食物的想法。游客想吃“他们没见过没吃过的本地食物”,同样的产品比如腊肉或辣椒酱,他们更好奇土家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式。“你们这儿的腊肉是怎么做的?和我们老家有什么不同?我也想尝尝。”无论是宣传还是制作,纳薇都会强调并拎出差异。比如纳薇家屋后那片木姜子树:四川人做成食用油,贵州人打成粉做鸡,台湾人做饮料,欧洲和美洲制作香烟和酒,而这里的吃法是从树上摘下来洗后直接腌制凉拌,特别粗犷。“大家挺好奇,尝后就念念不忘,成了忠实粉丝。人们更爱原汁原味的原住民乡村体验,现在不少人喜欢买老品种食物,就是想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有一次,纳薇和开农场的朋友在山里共建一个“腊肉工坊”,集制作腊肉、售卖、团购、现场参观和“腊肉主题游学”为一体。“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对村民和村子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变得更开阔和宽容,共情能力和奉献精神也提升了不少。小时候我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地方,后来哪怕在村里住着做SOHO一族,心理上还是那种‘这里的一切和我无关,我只是短居’,但开了民宿和山货店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气味博物馆”唤醒沉睡资源

  一晃,民宿和山货网店也开了8年。从广州往返深山,纳薇的乡村文旅事业做得有模有样,还开发了更多具有土家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们不仅能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好,也让文旅体验更加立体、丰富和有深度。“我一半时间在城里,更能知道城里人的需求。”纳薇说,以前自己的工作是做内容策划,平时除了记录村里的相关点滴以外,也随时关注社会动向,想着再策划执行点什么。“一开始觉得外地人到陌生的山村待半个月这种模式可以做几年,但长远来看不易持续。要面对游客更细、更精的要求,需要换个角度:很多去了陌生地方根本不知道怎么玩的客人,可能对休养和景点不感兴趣。”纳薇把来体验过的游客需求和陌生网友的需求整理到一起,再结合当地的特色做出亮点,变成一份可执行策划书。比如,最容易让人记忆深刻的几个点:北纬30度,土家族发祥地,原始村落,夏天特别凉快适合避暑……

  原本想着让游客的体验感更好一点,纳薇在经营民宿的过程中渐渐吸引到一些机构的关注和合作,比如和自然学校合作土家特色的儿童夏令营,和新教育幼儿园做自然主题的亲子营,和心理机构合作森林疗养项目,为田野学校做食育游学……

  上世纪90年代,挪威艺术家和气味专家西塞尔·道拉斯开始采集气味,曾收集全球35座城市中的7000多种气味建立了一个“气味博物馆”。受此启发,纳薇觉得深山老林更适合这一类活动,便和自然学校的老师一起在“亲子山野营”增设了一场“气味漫步”。活动非常受欢迎,纳薇回忆起有一次他们在山林中行走的情形:天热,大家穿过溪涧轻步走进林间,每五步就开始深呼吸。有的人会抱一抱树,有的人蹲在树叶堆里,有的人脸贴着花朵,他们说:“我就像嗅觉灵敏的狗,任何气味都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野黄花菜的味道、不同树木的叶道、野果子掉在地上腐烂的味道……”原本计划走1小时,最后走了5个多小时。这场气味实验,大家闻到了100多种味道,并将其分为6个种类,绘制了《夏日森林气味地图》。“如果你真的去专注感受一个事物,信息其实特别丰富,时光会比平时慢十倍。这个过程中,大家在闻味道的同时,也以放大数倍的眼光去看更多更细致的东西。”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孩子的身心健康本应需要自然气息的滋养。在“给孩子的田野自然课”里,山里的纯天然原始材料特别多,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树林田间动手做玩具就显得很有意义,还可以经常切换材料,竹子、石头、树枝、玉米秆……某次活动大家徒步去砍竹子和采拉菲草,大家把普通的材料做成了手链、篮子、篓子、花朵、杯垫、勺子、竹筒、笔筒、簪子、竹剑……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成型完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不言而喻。那些不爱劳作的、只爱玩手机的,甚至是多动症的孩子,都会在这种自然又和谐的气氛中从旁观到融入,家长很满意。“这间民宿有点像小学校——最好的课堂,最深刻的感动,都在天地之间。”纳薇说。

  从土家山寨迈向“无国际”

  第一个来纳薇这里购买食物的海外人士是嫁到德国的湖北人,很想念小时候吃的柞广椒酱,顺便还买了其它物品。这位顾客喜欢交朋友,平时家里吃饭就像国际聚餐一样,大家吃了榨广椒酱和木姜子酱非常喜欢,就再分享给其他的朋友。这些人成为买家后会在固定时间来购买,不仅自己吃还送朋友。还有一个瑞士姑娘,因为喜欢纳薇的生活方式所以加了微信,看到村民自己编的草鞋特别喜欢,觉得简洁又时尚,让纳薇托村民帮她也编几双。

  目前,纳薇和美国华尔街回来的投行朋友共同创办了“包山公”品牌,合伙人是现代农业拥趸者,对土家族文化很感兴趣。“比如做一间腊肉工坊,像龙潭坪村这样的偏远山村,以一己之力甚至一村之力,只能做一间生产坊。但注入企业化的思路,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形式,建立从种猪饲养、生猪饲养、屠宰和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组织,销售和就业都可以提升上去。”纳薇说。

  目前,“包山公”品牌的具体规划是三步走:第一步,原产地农产品贸易;第二步,托管土地,向农业产业链上游推进;第三步,成为专注于现代农业的综合性投资集团,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种植基地,通过标准化作业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利用物联网建立虫灾预警机制,以前沿的科技手段来系统规划和管理农业,打造从种植、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链条模式,最终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成为国内领先的产地农业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纳薇表示,“我们立足美丽乡村,以国际视野,从城市到田园、从社区到全国,打造百余家托管农业示范基地与田园综合体,在20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挖掘中国人的健康鲜食与幸福生活之道。”

  近几年,纳薇对公益也产生了兴趣。恰逢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全国百家社会组织举办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坛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要义,就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一乡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开展研讨,分享“一乡一品”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龙潭坪村太偏远,纳薇家的民宿和山货店都是村里唯一。“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出一份力让大家共同富裕。以前的宣传和资源只够支持小事业,现在我想带动村民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土家族,了解这个村子和村里的产品。”

  “对我个人而言,开民宿和卖山货,包括举办亲子营都算是偶得的意外之喜。以后,我希望可以像其他新农人先锋一样,利用一切资源帮助村民发家致富,把事业做得更广。”纳薇为了让大家了解土家族和产品,通过直播云展示了土家腊肉香肠、西兰卡普、清江毛尖、秭归伦晚脐橙和榨广椒酱等土家特产以及“南曲、巴山舞、山歌”土家三宝。“一乡一品”邀请她参加下一届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并担任“中国一乡一品公益大使”,借助文化艺术形式,为中国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看到团队积极找资源,打造“农业、旅游、教育、康养”这四驾马车,纳薇很受触动、“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种目标,而且是一种文化氛围,让每个人尽自己的能力贡献光和热,让社会更加温暖。”她表示,很乐意通过文化和产品的深入赋能参与到中国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中国人的小康生活“录”

纳薇秋冬大图28.jpg

纳薇:民宿兼“包山公”山货店创始人

“希望像其他‘新农人先锋’一样,利用一切资源帮助村民发家致富,把事业做得更广。”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8月下旬刊

 
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08-24


2022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