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08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鼓励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碰撞

★文 /蔡明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蔡明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利用等三个方面赋予了新动能、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早期各文博单位建立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藏品本体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基本实现了该单位范围内文物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利用。随着物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很多博物馆已经或正在建立文物预防性保护系统,通过互联网与传感设备实时监控文物的温湿度、有害气体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保护措施。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识别和分析文物的病害数据,还是通过虚拟拼接文物残片、提供文物修复方案,或者是对古建筑的数字化建模,均让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更加高效。

  三维扫描、虚拟展厅、VR、AR等技术,则拓展了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文物、观看展览,甚至还能获得身临其境般地在已远离我们的古代文明中“畅游”的感受。另外,近几年数字化技术还在文创、教育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更新的体验。

  时至今日,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上的应用,已经从文博从业人员逐渐走向公众。在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技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应该迈入深水区。近期国家文物局对所谓“数字藏品”的表态说明,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为了创新而创新,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厘清真实需求,才是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相融合的下一步。对于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单位而言,充分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让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数据能够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被活化利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同时,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广泛融合,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新需求。文物并非博物馆的“私产”,这已经是当今文博业界的共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或未被法律禁止公开的文物信息,应该逐渐向公众开放,尤其是那些尘封在库房多年、很少展出的文物。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技术不仅能为文物及其信息的呈现搭建更多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从文物的时代、使用、制作、纹饰、文化内涵、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多个方面切入,将分属于不同文博单位的文物及数据相关联,实现全域的互联互通。

  新形势下,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博物馆道德,就应该鼓励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碰撞。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博业界之内,公众参与、众智创新有可能是未来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新方向。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利用这一领域,数字化技术还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8月下旬刊

 
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08-24


2022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