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2年05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社会
民宿大变局!“民宿+”乡村旅游模式开启

★文 /郭煦

  “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时代已经结束。以地方文化、节庆等内容为重点,将民宿产业与景区、体育、文化、节庆等传统产品深度融合,形成“民宿+”乡村旅游模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是多个地方正在探索的另一条路。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贵州荔波坚持民宿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共同构成了“七星熠苍穹、月映两江辉”的村寨格局和民宿产业结构,吸引大量游客入住。  郭煦摄。_副本.jpg

  为乡村振兴注入诗意 贵州荔波坚持民宿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构成了“七星熠苍穹、月映两江辉”的村寨格局和民宿产业结构,吸引大量游客入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人心中的乌托邦。作为乡村旅游业中一种“小而美”的商业形式,乡村民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习俗和缓慢的生活体验受到广泛欢迎。

  不过,因为疫情的持续,旅游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民宿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民宿从业者表示,和单打独斗相比,抱团取暖更有利于长期发展。由于民宿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民宿群落不会形成恶性竞争。充分发挥利用周边的公共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更有利于民宿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促进民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盘活城乡闲置资源,破解疫情影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有人失意离去,有人坚守等待

  受疫情影响,快速发展的民宿行业被按下暂停键。订单量减少,入住率下降,加剧了民宿不少本就难以解决的盈利难题,断臂求生、低价预售、短租变长租等成为不少民宿平台节流自保的方法。不知道民宿行业什么时候才会复苏,在此之前,自己还能撑多久?这个问题成了悬在所有民宿人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报复性旅游还没来,民宿行业集体期待一场跌到谷底之后的触底反弹。

  盟颂生活负责人郑博宇在成都负责30多家民宿,他表示,民宿的每间客房成本约8万~9万元,按照往年的经营情况,18个月左右能收回成本,不承想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就遭遇疫情。“1月初店里就停业了,疫情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最晚的预定已经排到2020年8月,结果整个过年期间我们都在处理退款,疫情撕开的缺口,一年都很难修复。为积极配合政府要求,我们停业了整整两个月,订单直接损失40余万元。其间我们解散了保洁团队,房间的打扫管理全部由我和在成都的朋友亲力亲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失掉了所有的外地游客,平时他们能占到整个客源的40%。”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位在北京经营民宿的负责人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本来春节是民宿行业的爆点,但疫情压垮了他的很多民宿客户。另外,之前和他们合作的旅游达人,疫情期间也都不敢出来。“之前像五一节假日,我可以安排100多人去民宿或者景区做宣传,现在不到10个人。对很多景区民宿来说,也有回暖的趋势,但即使是这样,预定的单子也全都被砍掉,我们今年更大的力气要花在基本业务上。推广本来就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必需品。疫情一来,活下去才最重要。”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疫情后消费者度假习惯的改变有关。近两年,人们在出行时更加注重安全和空间感,高品质的单院落或单户乡村住宅的入住率反而有所提高。

  在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平稳可控的背景下,中高端客户的消费回报无疑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民宿的发展。受疫情影响,资本增强了投资乡村民宿的热情,它们具有标准化的硬件和服务水平,并保留当地的自然美学和文化习俗。除了提供“四合院”或“包楼”的住宿服务外,农村高端民宿还有各种额外的体验项目,如定制餐饮、短途旅游和当地特色菜。而在消费一端,消费者不会盲目追求高价民宿,更喜欢高性价比和有强大功能的产品。

  目前,民宿的消费者确实变了。在早期阶段,民宿以情侣为主,注重隐私和良好的景观,比如露台上有浴缸;近两年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家庭,对家庭住宿的相关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如餐厅、咖啡馆、儿童活动区、游泳池等。

  新一轮洗牌正在加速

  业内流传着一种观点:在后疫情时代,民宿行业将加快品牌化和连锁化进程,品牌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事实上,从疫情暴发以来,连锁品牌民宿确实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也更有能力为加盟商提供财务支持和管理协助措施。未来,高端民宿和连锁民宿或将大幅压缩“小而美”民宿的生存空间。

  不过,民宿的连锁和规模是一把双刃剑。超过一定量后,就会出现品牌个性缺失、消费者满意度降低等问题。

  据业内人士分析,即使没有疫情,民宿也将在2022年前后面临重组,部分民宿将被关闭。2013—2017年是民宿的黄金期,根据《浙江民宿蓝皮书》的数据,浙江民宿数量在2015年到2017年达到高峰,然后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小而美”的家庭住宿时代已经结束。原因有很多,比如资本,黑天鹅疫情只是起到了加速作用。

  此外,近期还出现了民宿大规模规划整合的趋势,如浙中大峡谷度假区的建立。一些资本正在系统地合并国内民宿,有计划地创建品牌和团队。

  业内人士预计,民宿行业将需要大约五年的时间来积累实力,然后迎来下一个美好的民宿时代。

  任何一个行业要发展壮大,都要走标准化道路。这是工业生产和商业社会发展的诀窍。民宿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中国民宿业的发展正在走向集品牌、资本和运营于一体的标准化运作。

  标准化运作不等于要提供千篇一律的商品。2021年11月“黄金周”木鸟平台的公共数据显示,民宿行业,90后和00后用户比例超过60%,青年已成为消费群体最大的部分。这也决定了民宿的客群更多的是更喜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群体。他们选择民宿不仅是为了满足单一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作为拍照、打卡、聚会和求婚的场景,这显然不同于标准住宿产品的期望。

  2021年7月,携程推出首个五星级度假农场,计划投资10亿元,大规模赋能100个旅游村,培训10000名乡村旅游振兴人才,共建设10个携程度假农场,改善农村目的地住宿体验。

  根据携程网的数据,2021年8月份携程度假农庄·安徽金寨大湾店总收入环比增长62%。同年国庆节期间,携程度假农庄·地球仓长沙浔龙河联营店几乎售罄。

  民宿也是一个目的地。虽然它的颗粒度很小,却能够将文化和流量联系起来。以休闲农业、地方文化、节庆等内容为重点,将民宿产业与景区、体育、文化、节庆等传统产品深度融合,拓展餐饮、住房、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多个环节,形成“民宿+”乡村旅游模式,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微旅游目的,是多个地方正在探索的另一条路。

  在人心红利时代,消费者的旅游决策不再简单地跟随人群,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品味做出个性化的选择。2021年度“网红打卡地”的热潮实际上是人心红利的最好例证。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品牌已经变得非常重要。

  疫情目前仍然是民宿业的最大不确定性。在这种商业环境下,企业具有可持续的造血能力,才可以为市场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业内有关专家表示,总的来说,自去年以来,民宿市场的顶级参与者经历了一些质的变化。“十四五”期间,国家政策将重点转向“高质量增长”,通过精细经营打造差异化竞争,实现突破和重生将是新的发展方向。“民宿注定是千家商店和万家面孔的产品。品牌化、高端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民宿更容易被消费者群体选择和重新购买。”

  在消费者的住宿体验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背景下,打造民宿品牌,打造更高标准、高品质、更具个性化特色的民宿,推出更受欢迎的高性价比优质民宿,以促进民宿经济发展,将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和制胜机会。

贵州荔波坚持民宿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共同构成了“七星熠苍穹、月映两江辉”的村寨格局和民宿产业结构,吸引大量游客入住。郭煦摄。_副本.jpg

  深耕细作 近两年,各地相继出台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促进民宿业持续健康发展,盘活城乡闲置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拥抱规范发展新时代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直观体现在城市民宿商圈数据上,即便是订单量排行TOP10的商圈,受疫情影响,2020年订单量同比2019年全部呈现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大研古镇损失了1/3的订单量。

  但是,订单量的下滑却并没有造成城市民宿商圈房源数量的减少,反而逆势上涨。天眼查数据显示,近3年民宿相关企业吊销及注销的数量高达近万家,离场的民宿主正在逐年上涨。但民宿房源却反而在激增。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体量民宿被淘汰,头部品牌趁机拿下低价的房源,扩大经营规模,加速了民宿行业的洗牌。

  但这些存活下来的民宿情况又如何?一位民宿从业者表示,“目前,城市民宿行业大概恢复了75%,北京、上海和长沙等部分一二线城市,甚至还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状态。但不是所有的民宿都如此乐观,在入住率上,整个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态,有的‘一房难求’,有的则门前冷落。”

  2011年是我国短租民宿的元年,自在客、途家、蚂蚁短租等本土品牌相继成立,随后的2012年正式迈入发展起步期,但直至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出台,民宿在我国才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近两年,各地相继出台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促进民宿业持续健康发展,盘活城乡闲置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规范发展,这其实意味着民宿当前的状态已经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不规范化,民宿多少有些“自取灭亡”,这从游客对民宿日益增长的投诉便可窥知一二。

  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民宿,关于民宿的投诉高达13581件,尤其是疫情暴发后的这段时间,网友因退款、改价、给差评后被骚扰等方面的投诉激增。而在疫情暴发前,引起投诉的往往是实际体验差。2017年,苏州曾在3•15之前发布了一份投诉报告,全市各级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395件,而在535件食宿类投诉中,涉及民宿的有105件,占了该类投诉的近20%。

  无论是城市民宿抑或是乡村民宿,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都迎来了规范化运营的良好契机。2021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第1号修改单,对民宿的等级划分标准做出修改。新的等级划分、新标准的出台,必将推动民宿行业更加规范,未来民宿产品分级将成为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民宿集群化发展”是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民宿集群可以实现专业分工、业务互补、协同经营、整体营销、业务共享,既要强调民宿群落的外部统一性,增强对外辨识度,也要注意区分内部民宿间的差异性,从而带来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对目标客源的吸引力。

  集群不单单是整合民宿,更重要的是将高端定制游以及各种业态整合起来,成为生活方式的集群,甚至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城市周边乡村的交通、休闲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能够满足城里人周末的短途旅游需求,乡村游正成为不少人短途游的首选。民宿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个性化将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新兴业态,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产业支撑。如何推动民宿经济更好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建议地方政府成立民宿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宿管理数据库,对民宿实行动态监管和评星制约束,厘清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明确责任义务,提升民宿产业整体品质;加强民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全方位业务能力,加强各民宿之间的联动协作机制。该人士还建议制定奖励机制、出台鼓励办法,扶持民宿经济发展。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5月上旬刊

 
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2-04-26


2022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2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2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2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