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9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乡村振兴进行时
【乡村振兴】青翠临渭缔造银色浪漫

★文 /赵狄娜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陕西渭南报道

  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新临渭,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全域美好生活”的临渭示范样板指日可待。

  1632560474750080.png

  银色浪漫 临渭是一个有色彩、有温度、有追求的地方。目前,这里正聚焦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实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积极创建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供图/SMART度假产业平台

  “本以为是黄土漫漫,未曾想是山水青翠。”很多第一次来到渭南的人,都忍不住发出类似的感慨。在渭南市临渭区,眼见的风景宛如一幅幅悠然画卷。这个南依秦岭、北瞰渭水的地方,自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是八百里秦川最富裕之处。同时,它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被誉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资源丰富,商机无限。

  近年来,围绕“宜居宜游、富美临渭”的总体目标,按照做大特色现代农业、做强新兴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临渭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区经济社会步入结构趋优、质量提升、活力增强的新阶段。如今,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打造着“全域美好生活”示范样板。

  利用生态资源,推进产业融合

  新时代的浪潮呼唤着乡村的苏醒。从临渭驱车出发,向大山的深处前行,秦岭北麓脚下的天留村便渐渐露出真容。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写下著名的诗句“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这里被誉为“山水桥南、天然氧吧”,还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国家3A级景区。宽敞的水泥路通到村中的每家每户,道路两旁栽种着绿树红花,墙面四周镌刻着精美壁画,美不胜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早在几年前,临渭就举全区之力,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对天留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进行改造与完善,包括森林公园的建设,山体亮化项目和村内民居的改造,木屋栈道、整体进村道路提升和河道改造,综合管网改造,熏衣草庄园的建设等。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生态宜居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发展,天留村如今主打旅游产业,森林公园建成23孔窑洞,55间商铺,4个独立的院子,院子有50间房,3个广场;2021年的早春,渭南市临渭区乡村振兴论坛暨乡创学院启动会就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位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领域专家学者、领袖人物共同探讨交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期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到现在的“小桥流水春花秋月,农家小院美酒佳肴”,天留村的发展日益蓬勃,“视野”也更拓宽了一些。

  而在距离临渭区下邽镇东1公里的渭南葡萄产业现代农业园,则又是另一番美景。“我们的产业园规划面积20万亩,包括了核心区、辐射区和带动区,目前核心区很明显,占地面积5000亩,形成四个板块。”渭南葡萄产业现代农业园的负责人表示,“这里有欧式浪漫风情区、产业示范区、欧式风情小镇,以及休闲娱乐板块。欧式浪漫风情区板块有三贤酒庄,是我们产业园自产的酒庄,也是我们二产的一个产品。在产业园这一块,代表性的是博览园、采摘园和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在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中,产业园主抓三产融合,现在在辐射区和带动区的带动下,临渭新式葡萄种植基地,已经达到了全国县级以上的最大面积——26万亩。

  临渭区委书记刘宝琳介绍道,近年来临渭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形成了种植业“北葡萄、南核桃、塬面猕猴桃”、养殖业“南有石羊、北有新希望”的大产业发展格局。临渭先后荣获“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等称号,“临渭葡萄”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8亿元,“临渭猕猴桃”进入全国区域公用品牌100强。“农村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特色旅游为主题,完善‘四园一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秦东最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他感叹,“临渭宜居宜业,机遇空前。”

  夯实文化基因,构建“银色浪漫”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临渭一马当先。乡村振兴论坛暨乡创学院启动会举行的当天,能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或坐或站,也在学习和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临渭区政府区长李曙升表示,目前,临渭区正聚焦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实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积极创建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打造国家级美好生活示范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些都为临渭乡村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战略底气。

  做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尤其是农副产品的适老化,是结合临渭区农业发展具体实际提出的一大目标。“我们整合了全市优势的资源,把农副产品进一步转化成适老型产品。比如经开区的酵素城,酵素的发展下一步针对的就是老龄化,这是非常好的食品,国家去年也把酵素列入食品目录之中。”李曙升介绍,未来,还可以结合临渭区的葡萄、核桃和猕猴桃以及其他的农副产品,来实现酵素发展的更多可能性,进而实现适老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除此之外,临渭更是聚焦大健康产业,开展智慧康养研发和生产。针对养老康复的产业链条,全区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机器人的护理产业、智慧康养和恢复系统、机械式的恢复系统等。在实现智能化的前提下,研发新型材料是助推“银发经济”发展的思路,也是对渭南所有工业企业基础的整合、利用和延续,造就了产业链条的延长。

  聚焦老年用品,开展设计、研发和生产,也是临渭开拓的另一个“思路”。年轻人、婴幼儿都有各种各样的专卖店,但是很少在各个城市找到老年用品专卖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共同的,老年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针对老年服饰应该做一些研发,尤其是对老年用品的研发。老年用品也要智能化,比如老人的眼镜、帽子、拐杖掉了之后怎么办?他可能弯不下腰,这些用品的智能化就是必需的。”李曙升认为,老年用品、老年服饰大有市场,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临渭区的二产、工业倍增的计划,很多企业和厂家都可以分散到社区和乡镇之中,形成带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当下,临渭区针对老年人群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重阳节慰问演出、敬老院志愿服务、老年书法大赛、太极拳、广场健身操、抖空竹等一系列活动,为临渭“银发族”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温暖与关怀、乐趣与温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博鳌文创院执行副院长王旭表示,从适老空间设计到银发友好的产品设计,再到银发友好的服务设计,这些不仅仅在设计领域是先进理念,同时也把众多杰出人才和优秀的想法,以及优质产品带到了临渭区,进而把临渭打造成了一个汇合卓越产业与人才的聚集地。王旭说:“通过银发友好城市IP策划、‘赛会集节’模式和一系列群体智慧与人才算力的组合拳,未来临渭将成为中国银发友好产业的发源地,更多的年轻设计师、优秀的产品聚集临渭,并从这里走向全国。”

  “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新临渭,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刘宝琳的眼中,临渭区机遇与挑战并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域美好生活”的临渭示范样板指日可待。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9月下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9-25


2021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