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9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栏
闲情艺致:故乡的色彩

★文 /沙子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沙子

  我曾经去过高邮,远远看了一眼高邮湖,拍下了一片奇异的天光。这样的天光似乎我们都曾在某些地方看到过,但是唯有这些色彩落在故乡的花草树木和砖瓦城楼上,才会让我们恍然若失。如果不用这些色彩涂抹我们的记忆,我们大概很快就没有故园可回。

  开车奔向老家,周边都曾是最熟悉的风景。

  马路在行道树的掩映下变得逼仄,眼角次第涌进来各种颜色的绿,墨绿深绿浅绿淡绿果绿,偶尔有黑褐色、银灰色、铬色的树干闪过。田野里,站立着的挤挤挨挨的玉米秧高过了人头,麦子都收了,留下一片干枯的黄色。顺着窗户缝隙,热气蒸腾中,青草味、泥土味、浓臭的牛粪味、工厂的硫磺味、大卡车过后的汽油味、柏油路晒得发烫的沥青与车轮摩擦的气味,轮番进入车厢刺激着鼻孔。在远近的绿色中、在通透的蔚蓝色空气里、在闪亮的淡青色柏油路、在温和的土黄色涂抹中,我熟悉的老家越来越近了。

  1630991426407834.png

  和费孝通老先生记录的乡村比,我们今天的乡村已经有了大时代的变更的印记。

  看到不规则排列的红砖平房,看到矮小即将坍塌的土坯房,看到青砖砌就的圆弧门洞,终于到了,这里就是真正的家园了。推开高大的铁皮大门,院子里桃树、枣树、梨树、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树下及周围区域里种了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满院子翠绿、桃红、茄紫、赭石、藤黄,欢腾喜庆。放下行李没多久,父母又开始了习惯中的忙碌,侍弄菜地,拔草浇水。他们无论离开多久,回到老家即刻就能融入当下。

  我四处溜达,看到的乡村熟悉又陌生。这个一二百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曾四合院遍布,雕梁画栋满眼。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如今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带着孩子们去了县城,村庄逐渐空寂下来。走好久,才能碰到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患病的兀自愁苦着,健康的也并不灵活。看到人走近,直到辨认出模样才会给你一个温暖的微笑。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讲道:,他提到“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和费孝通老先生记录的乡村比,我们今天的乡村已经有了大时代的变更的印记,新一代的农人要想依靠老人们的生存经验,也是不可能的了。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本领出去闯荡世界。

  人员日渐稀少的老家,草长得更茂盛,树长得更粗壮了。无论白天晚上,斑鸠、喜鹊、黄鹂等鸟儿们婉转嘹亮地唱和应答。碰上的猫儿狗儿们没有主人的撑腰,低垂着脑袋夹着尾巴在村子里的土路上灰溜溜地踱来踱去。

  这一切,活到98岁的夏加尔曾经在他的画里有过表现。夏加尔离乡背井七十载,却始终不渝而且一往情深地画他的维捷布斯克犹太区,画穷苦人,画乞丐,画提琴手和杂耍演员,画那些天天相见的牛和驴,画生活中常见的鱼和公鸡。在夏加尔1911年的画《我与乡村》里,主体就是画家和一头山羊,他们深情对视,亲密交谈。夏加尔说:“每天,村庄里的农妇都会早早起来挤奶,风里混着青草味儿,还夹带着些奶的香甜。农夫们每天都扛着镰刀去田里劳作,回家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

  我曾经去过高邮,远远看了一眼高邮湖,拍下了一片奇异的天光。汪曾祺老爷子曾写过这片湖的黄昏,“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这样的天光似乎我们都曾在某些地方看到过,但是唯有这些色彩落在故乡的花草树木和砖瓦城楼上,才会让我们恍然若失。如果不用这些色彩涂抹我们的记忆,我们大概很快就没有故园可回。倘若能像夏加尔一样,描绘出家乡的美丽与哀愁,也就算游子远行的一点点回报吧。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9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9-07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