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8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聊斋
聊斋:来时懵懂 去时明白

★文 /云溪子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云溪子

  晚年生活应该怎么过?答案林林总总,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无论做什么,都要觉得开心、充实,没有虚度时日。生命的诞生、成长、延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既然明明白白地走不可避免,那晚年就要明明白白地过。

24.jpg

  生老病死是人生之大苦。我以为,生死之所以为人生之大苦,不仅在于肉体上的痛楚,更在于精神上的折磨——来时懵懂,去时明白。

  谁能说清楚自己是怎么来到人世的?恐怕无人能说清楚,因为一个人来到人世时,全然不自主,无知不觉,懵懵懂懂,犹如天地混沌未开。人,出生之苦主要是母亲分娩之苦;人降生即使有苦,因为自己浑然不知,实等于无。痛苦是一种感觉,懵懂无知,痛苦何存!人去时却大不同了:一切都明明白白。明明白白地走,痛苦之甚矣!

  一种是无助无奈之感。今天,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诊断、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许多当年的不治之症,如今治愈已经不成问题。但是,总会有治不了的病,即使无病,天年尽后也会“无疾而终”。人有生就有死,长生不老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古今无一人如愿。人到临死时,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可到了此时,逝者无奈,医生、亲人无力回天。人明知将死而求生无望的那种折磨,无法想象。八年前我爱人临去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死了!”她心里知道就要离开人世、离开亲人,她不舍得走,我们不愿她走,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那种无奈、那种无助,我都肝肠寸断,何况她呢!

  还有太多留恋之感。人生一世,虽然有诸多不顺心、痛苦和磨难,但有更多欢欣、乐趣和幸福。父母的疼爱,童年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生活;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初为人父(母)的兴奋激动;成功的喜悦;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燕子衔泥似地垒起来的窝;一颗汗珠摔八瓣儿挣下的钱……这一切将永远与己绝缘,不舍呀!

  生离死别之感同样让人心痛。父母或许已经先你而去了。爱人与你共同生活几十年,有春风花丛共享甜蜜的爱,有急风暴雨相濡以沫的情,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开。儿女从无到有,父母经历无数艰辛把他们养大成人……如今一别阴阳相隔,永远不能再见。这种分别就像用刀一块一块地割下人身上的肉,鲜血淋漓。

  不知前途之感让人焦虑。人死后是怎样一种光景?活着的人不知道,死了的人即使知道也无法告诉活着的人。故人死之后如何,永远是个谜。不知前面是何光景而又必须前往……

  明明白白地走有这么多的痛楚,人何以自处?佛家说,别执着,要放得下;六根清净,烦恼、痛苦自无;只要一生行善,丢掉“臭皮囊”去西方极乐世界,何乐而不为!果能这样当然很好;可这要有相当修行的人、甚至大彻大悟之人方能做到,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这些问题,对于我这个年近八十的老翁来说,已经不完全是一个理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过不少。如果能大彻大悟当然好。作为一种目标,我当尽力参透生死,明明白白地坦然面对。不过说实在的,我对自己不那么有信心。虽然我读过一些书,明白一些道理,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七情六欲”,无法做到面对死亡脸不改色心不跳。

  在我心中,对于明明白白地走,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人,有生就会有死,而且懵懵懂懂地来、大多明明白白地走,是一条铁律。古往今来,无论是唐宗宋祖,还是贩夫走卒,无一人能够幸免,任何纠结、恐惧、不愿意都是没有用的。明知不可避免,明知纠结无用,又何必以此来折磨自己呢!随大流、听其自然吧。早年,老父亲在世的时候,我曾经和他聊起人要明明白白地死,实在有点悲哀。老父亲淡淡一笑:“娃娃,人怎么死,那是老天爷的安排,我们说了不算,何必去操那个心呢!”我想,老人信命,大概也是一种出于无奈而随大流吧。

  有人说得好,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去的已经成为往事,今后的事不可知,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我以为此言有道理。世间的东西为何有贵贱之分?一般来说,贵重的东西之所以贵重,是因为它“稀少”。对于老人来说,未来的岁月已经不多,就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也是很有限的。有限的、不多的岁月,于我们老年人是十分珍贵的。用十分珍贵的时光去纠结那些我们无法左右的事,是不是有点太不值得了!为什么不把珍贵的光阴用来做些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事呢!我们能做主的,是如何过好当下。

  晚年生活应该怎么过?答案林林总总。世间的事纷繁复杂,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以为,无论做点什么,你觉得开心、充实,没有虚度时日就好。但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为了活得有质量、延长寿命,不可懵懵懂懂,要明明白白度时光。有一个词叫“生命力”。那就是说生命的诞生、成长、延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我把这称为“生命需要动力”。力有方向才能成为动力,目标决定力的方向,这就是说活着有目标,生命才有动力。生活中不乏活生生的事例。

  我认识一位同志,五十多岁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医生说他已经时日不多。他觉得自己有好多研究成果、见解要写成书,时日不多更需抓紧。于是辞掉了工作,专心写作,关于“灰色学”的著作出了一本又一本。几年过去了,仍然很精神地活着。我问他有何治病绝招,他笑笑说:哪有什么绝招,就是一本书还没写完,就又酝酿下一本了,书写不完命也未绝!

  还有极端的事例。某某人眼看就要不行了,可想见见远在外地的子女,闭不上眼。等呀等,十天半月过去了,见到子女后便溘然而逝。是什么支撑他熬了这十天半月?是想见子女最后一面的动力。

  这样的事实,生动地证明了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

  要想生命有动力,就得生活有目标。浑浑噩噩混日子,一天到晚茫茫然不知其所以,哪来目标?目标来自明明白白。我们已经退出大舞台,晚年生活当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目标,有的是我今天要做什么、这个月要做什么、今年要做点什么……目标无论大小,有目标就会有动力。

  我告诉自己,既然明明白白地走不可避免,那晚年我就要明明白白地过。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8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8-06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