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8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栏
史有前例:金陵机器制造局走上前台

★文 /东升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不到三千字的《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机器”一词出现了28次。如今它是南京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发黄的纸面上,“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清晰表达着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创设目的。

  文|东升

  南京,旧称金陵,是我国东南地区的历史名城和工业重镇。出中华门,经长干桥过秦淮河,是一片低矮楼房连绵而成的区域,声名显赫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便坐落在南京市区中华门外正学路上的晨光机器制造厂内。

  金陵机器制造局诞生于1865年,至今已有156年的历史。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如今保存完好,包括9幢清代建筑、27幢民国建筑在内的共计60余幢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占地面积约3837平方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

  这个饱经沧桑的百年老厂,就是一座工业博物馆,呈现着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轨迹,记载着中国民族工业奋发图强、不甘殖民掠夺的历史,也承载着在探索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先知先觉者们的智慧与辛劳。

  19世纪60年代起,在抵御列强侵略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统治阶级的一批先进分子充分体会了“船坚炮利”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官僚,在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大规模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热潮。帝国斜阳里,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们开始从求购“坚船利炮”中寻求新路。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摆脱困境,采用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开始了,同时也拉开了兴办近代工业的序幕。在洋务派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企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火炮、枪械、弹药、水雷和机器轮船等新式武器,用于装备近代化的军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是中国大地上首次出现的中国人自己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

  洋务派认为,向外洋购买军火价值昂贵,于是尝试自办工厂,既可以学习掌握西方的先进技术,同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使产品“核价尚廉”,以便与国际军火商竞争。为解决原材料问题,又大力兴办煤铁采掘和冶炼,发展铁路和航运,从中可看出近代军用工业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所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这给古老的中华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

  洋务派主要代表李鸿章在进军上海后,便开始埋头学习西方枪炮制造。任两江总督后移署金陵,将他统率“淮军”时建立的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在苏州洋炮局的基础上,在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筹建金陵机器制造局,亦称金陵机器局,简称宁局。苏州洋炮局是由李鸿章1862年在松江创办的一个小型兵工厂发展而来的,局务一再扩充,一部分成为江南制造局组成部分外,刘佐禹一局从苏州移到南京,规模迅速地扩展。它源源不断地为淮军提供枪支弹药,李鸿章也始终将它视作淮军的军械库和他个人政治上的重要资本。

  1865年9月20日,李鸿章上奏慈禧太后和同治帝,在不到三千字的《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机器”一词出现了28次。如今它是南京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发黄的纸面上,“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清晰表达着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创设目的。

  金陵机器制造局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中,走上历史前台。

3.jpg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说文,不激不随。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8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8-06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