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封面故事
“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

★文 /郭煦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目前,布拖县共有上千户脱贫监测户、5000余户边缘户被纳入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监测。四川省贫困县虽然“清零”,派往各贫困县的帮扶队伍却一支也未撤退,“我们希望继续守在村里,直到脱贫群众能稳定地过上幸福生活”。

111.jpg

  新居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这是老百姓最为深切的期盼,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目标。布拖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安全住房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控制性工程,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

  伴随着一条3.8公里长的公路修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的村口,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宣告通路。过去,沿着羊肠小道出村要走3个多小时,如今村民坐车10多分钟可出村,2小时就到县城。

  阿布洛哈村通公路,被认为是布拖县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此前,布拖县是中国最后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布拖是典型的“三区三州”少数民族聚居县、山区农业县和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存在交通闭塞、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等贫困地区共性难题,是凉山州、四川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全县98%的人口是彝族,30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所辖村为贫困村。2019年年底,布拖县有8201户40029名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22.6%。

  2020年11月16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公告,布拖县达到贫困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巩固脱贫成果,四川省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力争将返贫风险降到最低。

  下山搬新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走进布拖县,目之所及,除了山,还是山。

  开车从蜿蜒的小道下山,山脚下不远处便看见鳞次栉比的彝家新居。这里是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依撒社区,附近3个村子的群众从高山上搬迁至此,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这是老百姓最为深切的期盼,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目标。

  布拖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安全住房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控制性工程,按照“提前一年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保障问题”的目标,将所有住房不安全的贫困户、非贫困户、自发搬迁贫困人口住房建设统筹纳入实施,采取EPC模式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佛山新居、三峡新村等项目建设。2019年总投入建房资金24.1亿元,新建农村安全住房11991套,“三建四改”农村住房10002套。

  2020年6月21日上午9时30分,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依撒社区开始抽签分房。来自全县26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的2890户14230人入住布拖县城集中安置点。这也是全州最后易地扶贫安置点分房,标志着凉山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

  除了让百姓住上新房子,布拖县还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贫困村退出的重要前提,聚焦“乡三有”“村七有”目标,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整县推进30个乡镇190个村达标建设,30个乡镇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中心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77个贫困村和27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通村硬化路、学前教育设施、通信网络等达标项目建设分类推进,新建通乡油路220公里、通村硬化路356公里,实现189个村通硬化路。同步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改造升级、通信网络覆盖等工程。

  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种出来养出来还得卖出去

  如何让彝族群众在住上好房子之后,过上好日子?近年来,布拖县立足县情,坚持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的思路,全力发展马铃薯、附子、白杨、青花椒、肉牛羊和大棚蔬菜、川续断、蓝莓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着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产销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2018年10月,“90后”小伙张宏鑫和他的团队从重庆来到布拖并成立了凉山州布拖县瑞禾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永格等村和叶尔村发展萝卜产业1180亩,这是布拖县首次实现订单农业规模化发展。

  川续断产业则布局在呷乌村和块只村。木尔乡党委书记罗云说,乡里已经和好佛布中药材有限公司谈好了2000亩川续断每公斤1.5元的保底收购价,该产业可以让每亩土地的收益从1000元增长至6000元,惠及两个村650户百姓。

  “我们布拖啥都种得出来,啥都养得出来,难就难在缺乏能人经营和管理。”罗云说,木尔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好台、筑好巢,积极引进人才来“唱戏”。于是,漆庆带着团队从遂宁来到布拖,成立了布拖县七庆农业有限公司,带领贫困户养鸡。

  2020年,布拖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做强做优“果薯蔬草药”生态种植业,大力发展“五黑一西”特色养殖业。投入855万元新建马铃薯良种繁育原种生产基地3000亩,投入212万元新建马铃薯产业基地2.11万亩,投入129万元新建荞麦产业基地1.29万亩。投入4930万元有序推进布江蜀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提档升级工作,投入2420万元新建黑绵羊良种繁育基地,投入1000万元在20个村实施生态养羊项目。投入220万元新建萝卜种植基地1000亩,投入165万元种植中药材续断5000亩。推进拉达乡200亩大棚蔬菜基地建设,推动400亩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因地制宜种植特色生态水果5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亩、核桃1.5万亩、青红花椒4.35万亩、中药材1.17万亩。借助生态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进一步带动农民致富。

  动态监测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表示,四川已脱贫的6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8.2万人存在返贫风险,另外还有不少边缘易致贫户,“要防止这两类群众成为贫困户,需加强动态监测”。四川已探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应急救助机制。

  目前,布拖县共有上千户脱贫监测户、5000余户边缘户被纳入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监测。布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沈金文表示,布拖县落实监测户、边缘户帮扶责任人制,因人因户落实住房提升、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2018年6月,四川为打赢打好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战,在全省各市各系统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脱贫攻坚队,分赴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几年间,富顺县倾力帮扶对口的布拖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上亿元,常驻布拖援彝干部人才近百人,引入150多个帮扶项目,贫困村摘帽后帮扶力度不减。目前,四川全省贫困县虽然“清零”,派往各贫困县的帮扶队伍却一支也未撤退。“摘帽意味着阶段性胜利。我们希望继续守在村里,直到脱贫群众能稳定地过上幸福生活。”觉撒乡的帮扶干部黄文峰表示。

  “有好政策撑腰,我要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九都乡洛色村刚脱贫的吉木拉日底气满满:2020年年底脱贫后,他在帮扶干部帮助下,加入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家里新添了几头牲口,今年增收两万元不成问题。

  未曾被列为贫困户,却因缺乏就业技能、家庭负担较重等原因,长期徘徊在贫困边缘,这样的“边缘户”同样是脱贫攻坚政策的重点照顾群体。“关注易贫群众,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人群,才能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户。”降初表示。

  “我从没戴过贫困帽,但是经常担心哪天就成了贫困户。”走进西充县实验驾校,宽阔的试驾马路上,来自布拖县的村民阿布此贵正跟着教练学习踩离合起步。“以前啥都不会,外出打工只能做基础工、打短工。今后有了一技之长,收入翻倍没问题。”他说。

  目前共有150多名布拖县彝族同胞在这里接受免费驾驶培训——在西充县的帮扶下,他们将接受70天强化培训,取得机动车C、B照驾驶资格,学费、食宿费全免。“他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一定能靠勤劳的双手实现小康梦。”西充县就业局局长范雪君表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4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4-06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