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3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财经
冷链不“冷”:变局中再开新局

★文 /赵狄娜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政府对冷链物流业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56项,从多维度指导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其中由国务院出台的超过37项。

21.jpg

  压力增加 新形势下,冷链运输面临着不少难题。首先是运作成本的提升。伴随着疫情常态化,消毒杀菌要求进一步严格,成本压力将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压力之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冷链行业暴露出诸多问题。但是消费群体对生鲜食品的需求激增,也让该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冷链行业如何育新机、开新局,实现新一轮转型升级?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危中有机,冷链行业迎来考验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冷链行业彻底推向了风口浪尖,“冷链”“低温”“进口”“阳性”等词汇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键热词。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冷链行业面临着新考验,暴露的诸多问题也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多方去正视与解决。

  “新形势下,冷链运输面临着不少难题。首先是运作成本的提升。” 秦玉鸣提到,现阶段所有消毒杀菌环节所产生的成本均由企业自行承担,涉及进口业务或在口岸进行业务布局的企业,此部分问题更为严重。而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对于消毒杀菌要求逐步严格且呈现长期存在状态,已有部分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此部分操作,导致业务收缩。“消毒杀菌要求进一步严格,成本压力将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压力之一。消毒杀菌成本逐步提升,存在向上下游转移的风险。”其次,由于消毒杀菌操作对于常规操作环节产生较大影响,延长了操作时间,影响作业效率。“目前操作多数以人工操作为主,人工操作存在感染风险,需要防护服等专业设备支持。”最后,因为多数货品均为纸质包装,消毒剂易出现渗透污染的情况。同时,消毒剂使用后,易造成货品沾水变形,也易造成货物损坏。而由于消毒标准不明,很容易造成多次重复消毒杀菌的情况。此外,对于全部品类产品进行消毒操作的难度也很大。“以上难点,都是摆在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秦玉鸣说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冷库经营者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在2020年6月北京相关部门在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他便主动暂停了进口冷冻海鲜及其制品的相关业务,对贮藏也相当谨慎。与此同时,中国海关也在迅速行动,对进口冷链产品采取了非常全面、系统、严格的控制措施,目前已覆盖了国外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的人员、物品的防疫控制。在检测方面,海关对于重点生鲜冷链产品进行重点检测,根据实际需求对集装箱外、产品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而在冷链产品风险防控方面,现在则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不能因噎废食。

  秦玉鸣对此表示认同。他介绍,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政府对冷链物流业高度重视。2020年1至12月期间,与新冠肺炎防控相关的冷链政策多达7条。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56项,从多维度指导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其中由国务院出台的超过37项。

  监管加码,企业更需逐步加强自身工作。对此,秦玉鸣表示,第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检疫机制,对进口生鲜冷链仓储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快捷高效的检验检测;第二要完善防控措施和手段,对于直接与进口生鲜接触的工作人员,坚持每日清洗整理消毒,每周一次大扫除消毒,每月一次通风口消毒;第三要严格遵守现场员工健康监测工作要求,进场测温、扫码、戴口罩、戴手套等;第四要落实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进出货溯源、人员健康以及场所消毒台账相关规定;第五还应加快推进生鲜进口产品溯源体系的覆盖,即不仅所有进口冷冻产品必须具备批次核酸检测报告,还要建立针对所有进口生鲜的疫情动态溯源机制。

  “疫”中努力,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疫情期间,冷链食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冷链物流经营单位要加强从业人员防护、严格运输装备消毒、落实信息登记制度,切实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传播。

  而鉴于近期多次发生进口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并出现人员感染的案例,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综合考量尽可能防止秋冬季节新冠疫情的二次暴发等原因,国务院多部委共同制定了相关消毒工作方案。此外,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物联冷链委等单位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 31605—2020)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已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实施。围绕避免食品交叉污染、保护作业人员、严格企业主体责任等三个方面,结合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在基本要求、交接、运输配送、储存、人员和管理制度、追溯及召回、文件管理等章节均补充了当食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公共卫生事件时食品经营者应采取的措施和要求,防止食品、环境和人员受到污染和感染。

  “物流行业,相对于干货的存量之争,冷链物流将是结构性的增量增长。”在中外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亮看来,未来十年是中国冷链发展的关键十年,当下正是确立冷链未来走向的重要时期。以前冷链的基础弱,存在监管不严、走私进口较为严重等问题,但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政府进口冷链追溯平台的推行,将对重塑冷链营商环境、公平竞争和科学规范的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文鱼事件的暴发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冷链物流,虽然之后被辟谣此次事件与冷链物流无关,但也是因为冷链物流标准化的不足,才给了谣言可乘之机,因此完善标准体系是冷链物流的必经之路。”秦玉鸣表示,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较晚,十几年间从大众了解的“棉被车”到现在的冷藏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尽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冷链物流已不是新型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加快和变大。不过,冷链运输企业也肩负着降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的责任,在城市通行、营运证办理、车辆停靠等多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相关惩罚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亟须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指导、深化落实,规范冷链市场治理结构,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从前一提及冷链物流,很多人都会给它打上“没有技术含量”的标签,“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秦玉鸣解释道,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有大笔资金投放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今后科技将代替人工,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的价值。“冷链物流因为此次疫情走入人们的视线,也让大家对冷链物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总的来说,整个行业专业人才存在缺口,包括规划、操作、管理等各类人才。同时,在疫情等此类特殊场景下,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也更加凸显。”

  不过,现已有多所高校设立“冷链物流”专业方向,秦玉鸣对此深感欣慰,“这将为今后冷链企业输送更多专业的高材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3月下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3-26


2021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