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繁荣的城市 繁荣的乡村

★文 /张巍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张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作为我国传统社区,文化是其重要要素,文化兴则乡村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深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化屋村并在扶贫车间参观了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苗绣,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在贵州,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还有地扪侗族的人文生态博物馆等。这些特色文化充分体现了地方特点,尊重了民族传统,提升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乡村呈现出新面貌。除了特色民族文化,山西贾家庄村的种子电影院、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公庄村的画虎等均是我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浙江东衡村的钢琴园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人口的流动,乡村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不再像传统一样紧密,文化是构建群众凝聚力的核心动力,良好的乡村文化有利于使群众形成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我国有形式多样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有助于建设繁荣且有特色的乡村。但是,在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

  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法律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对文化的挖掘、保护,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可以确保我国不但有繁荣的城市,也会有繁荣的乡村。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3月上旬刊

 
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1-03-08


2021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1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