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胡跃高 
《大国小康路》 作者:徐恒杰 定价:49.00元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读重庆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大国小康路》,犹如欣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建设历程的影片回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希望工程、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中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重大事件,一幕幕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连缀成一场中国全民族、近半个世纪的脱贫攻坚之路、小康建设之路的史诗,堪称人类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壮美历史奇观。其中,扶贫脱贫成就是奇观的核心。 本书叙述扶贫脱贫问题的视野,不仅有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还包括此前新中国已有 30 年物质积累和道路探索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不仅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与改革,还包括由此上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过上更好的日子而付出艰辛努力与牺牲之中的“初心”;不仅有100年来现代中国的变迁与进步,还包括历朝历代炎黄子孙的追求与得失;不仅有我国的发展与跃升,还包括世界范围消除贫困的境况。 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中,本书揭示了我国在前所未有繁荣发展的前提下,取得了推进近 8亿人口实现脱贫的伟大成就。在全球脱贫的每 100人中就有 70 多人来自中国。这样的扶贫脱贫工作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闻、世界罕见。这样的成就让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加壮丽的前景充满期待! 《大国小康路》的重点是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乡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历程。扶贫与小康建设在时间上为1978年以来的工作,在空间上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部分与全球工业化发展过程。总结本书所描绘的我国脱贫攻坚、小康建设成功历程,有五项经验值得重视: 1.党中央对乡村工作十分重视,始终对扶贫奔小康有坚定决心。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国家始终重视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在战略层面始终没有动摇过。 2.党的核心领导对乡村问题的重视代代相传,一代接着一代干。 我们国家经过不断探索,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小康建设目标与扶贫建设战略任务,一代接着一代干,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建立上下一致组织建设机构,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从国家到县级建立了四级扶贫工作办公室,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每个贫困村都有人管的格局。针对扶贫计划,反复组织检查核实,查证报表,抽查贫困户。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4.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任务到人到事。 5.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工作要求。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月下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