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10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数字乡村建设需以人才为引擎

★文 /魏霞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博士、副教授 魏霞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正在热映,并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让“乡村振兴”“乡村发展”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进入大众视线,而“数字乡村”这一主题恰好与此遥相呼应。

  “乡村兴则国家兴”,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梁漱溟先生在中西方比较后总结了中国农村的三大问题,其中之一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的经济落后”。而今就我国国内而言,科学技术也存在东与西、城与乡、乡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数字化层面形成的数字鸿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农村人地分离、产业不兴和人才缺乏,特别是中西部出现“乡村生活的空心化、农牧业生产的荒疏化、乡村人口结构的脆弱化”等问题。乡村留守人口数字素养普遍较低,“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事”可望却难企及,尽管我国的数字硬件建设非常出色,还有“为村”等发现乡村价值的数字平台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信息、财富,但目前,让“为村”真正用起来的,大多是驻村第一书记或返乡青年。因此,数字社会中的城乡与乡乡差距,更多体现在老百姓的参与能力上。共享数字红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但赋权离不开增能,激发数字活力,帮助乡村解决“连通性”问题,将村民领进数字社会,教会村民上网办事,参与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至关重要。乡村的人气和能人是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动力,人才是乡村数字化的引擎。用绿水青山吸引城里人到乡,用政策吸引在外打工的乡村人口返乡,吸引原住民参与数字化乡村的开发建设和数字红利的创造,逐步引导村民的主体意识,挖掘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数字红利普惠,这些都需要人才的参与。

  数字乡村建设是国家的顶层设计,坚持党的领导、城乡融合、综合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整体振兴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六个基本原则。数字乡村是乡村社会的数字化,让乡村走出乡土,成为乡村居民和所有人的乡村。邱泽奇教授认为“连接、参与,是构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数字乡村建设中,让每一个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是传统乡村建设中不曾有过的新事”。

  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离不开“乡约”,重构“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乡约”,首先应该“相约”数字化建设,以此连通党务、村务、事务、商务,以此增加乡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10月下旬刊

 
编辑:秦艳飞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10-23


2020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