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10月《小康》上旬刊
  栏目:社会
“天眼”紧盯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动真碰硬

★文 /鄂璠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鄂璠

  卫星遥感手段在发现问题线索、锁定问题区域、提供证据支撑或历史回溯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在“天眼”的助力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动真碰硬,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搜狗截图20年09月28日1855_15.png

  后盾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承担着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大气、水、土壤(地下水)、海洋、气候变化、固体废物、核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工作。图为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无人机实验室。

  “督察未动,卫星先行。”现在,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之前,都会习惯性的使用卫星进行遥感督察,寻找线索、发现问题。

  卫星遥感监测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持续动态等优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眼”。承担着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大气、水、土壤(地下水)、海洋、气候变化、固体废物、核安全等领域应用工作的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称得上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保护名副其实的“后盾”。

  卫星中心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目前可协调使用国内外20余颗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和几十架不同类型无人机,每天接收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源超过2TB。

  利剑再出鞘,督察更有力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2018年5月28日至6月22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回头看”20余天里,卫星中心共接到广西、江西、黑龙江、宁夏和广东等6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现场请求支援10余次,报出7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快报、12套专题图集。

  卫星中心生态环境空间数据中心工程师曹飞经历了整个工作过程,当时,多位工作人员放弃了周末休息,加班加点做好督查卫星遥感技术保障。各督察组去现场核实前,会要求卫星中心提供多期卫星遥感分析影像,抵达现场后,又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卫星中心提供更新、更细的比对分析。卫星中心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协同开展数据查询下载、处理解译、分析对比等工作,有时候,为完善证据链,提供历史回溯数据支持、佐证,工作人员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调用国外的卫星数据予以支持。

  卫星遥感手段在发现问题线索、锁定问题区域、提供证据支撑或历史回溯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

  2020年9月16日,《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走进卫星中心,对卫星中心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提供技术支撑等相关情况进行采访。曹飞介绍道,2017年至2019年,卫星中心为第一轮、两轮“回头看”及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供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支持,如霍林河上游煤矿开采破坏草原、北海冶炼废渣填海、福建漳州矿山饰面材料开采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现上,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动真碰硬,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今年9月1日,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在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开展督察的同时,督察首次把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范围,被舆论评价为“利剑再出鞘”。

  从2015年底河北试点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去年,第二轮第一批督察完成进驻。5年来,从地方到中央企业,再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督察范围不断扩大,督察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设备派上用场,大数据分析也“大展拳脚”,分析、梳理、发现问题线索,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正在进行中,卫星中心为各现场督察组提供了相关卫星遥感资料,并根据督察工作需要派出工作人员参与进驻督察,目前,这一阶段的卫星遥感技术支持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曹飞说。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20年

  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生态国情调查,是“高级别”生态监管,是对生态系统的定期“把脉”和“体检”。为这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则是卫星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

  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完成了3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分别是2000年全国生态现状调查评估、2000—201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目前正在开展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工作。

  2000年全国生态现状调查评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针对全国各省区的最全面、最综合的生态调查与评估。2000—201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实现了“摸清家底,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的主要目标,调查评估的重要结论和主要数据成果为生态环境部开展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等国家生态保护重大任务提供了基础支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提供了决策依据。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不仅摸清了5年间全国生态变化情况,也在前10年调查评估基础上,对2000—2015年15年间全国生态状况作出研判,调查评估重要结论和主要数据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订、规划编制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中央环保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卫星中心自然生态遥感部副主任侯鹏告诉记者,历经3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探索与实践,这项工作已基本建立了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与核查相结合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系统调查技术体系,构建了“格局—质量—功能—问题”评估框架,摸清了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全国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本特征,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去年6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方案》,不仅明确了全国、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突发应急事件生态影响等4个层次调查评估的工作机制,也明确了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周期、频次和内容,为建立健全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制度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今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启动了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工作。以5年为周期开展的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每年针对国家需求开展的重点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部履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的“规定动作”。

  除了全国生态状况定期调查评估外,卫星中心还有一项“品牌业务”和“拳头产品”,是对自然保护地进行遥感监管。在卫星中心开展的8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次省级自然保护区、1次国家公园、1次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中,已累计发现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线索94万多条。截至2020年5月,卫星中心生态遥感部共上报自然保护地监测的相关研究报告200余份。这些疑似问题线索直接支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重大任务的线索筛选和证据锁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对自然保护和生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记者去卫星中心采访的当日,恰逢“让科技与自然共生”主题在线论坛召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发表了自己对于科技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在他看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家了解自然更容易、更便捷,科技的进步也使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更全面,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答案。而这些,都为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环境容量。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10月上旬刊

 
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9-30


2020年01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上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