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07月《小康》中旬刊
  栏目:时政
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十年蝶变

★文 /麦婉华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麦婉华

  厚积薄发、破茧蝶变。中新广州知识城要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为支撑,做出一个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一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的重要平台。

  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奠基,当时周边乃是一片黄土,正等待着被开发为产城融合的新型现代化城市。2020年6月30日,《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踏足这片热土时,环境已大不相同。首个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双重一级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的二期到四期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填补了广州缺“芯”空白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二期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四处高楼林立、八方共建产城的同时,知识城却又保持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其对标新加坡“花园城市”的规划思路,按照绿色、智能、创新的要求,采用了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知识城建设了凤凰湖湿地公园,成为其“海绵城市”规划的核心资源。除此之外,知识城还集宜居宜业于一体,将打造成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皆宜的新型国际化城市家园。

  “历经十年开发建设,知识城厚积薄发、破茧蝶变。2018年,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其多重定位实际上包含五方面意义:建设知识经济新高地,启动创新发展新引擎,共铸国际合作新典范,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打造城市治理新样板。”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周亚伟介绍,知识城要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为支撑,做出一个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一个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的重要平台。

  十年绘就一座城市的发展蓝图

  “可以说,我见证了知识城的成长。2013年我带着来自新加坡的领导上到其中一个山坡,向他们介绍以后这里将是什么规划,那里将会如何发展。当时说起知识经济的规划理念,都被认为是很超前的。而如今,这些愿景正一个个实现。”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陈培进说。

搜狗截图20年07月10日1620_37.png

  从8.08平方公里起步,知识城如今蝶变为 178 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知识城缘起何处?又是怎样崛起的呢?2008年9月,广东与新加坡提出了共同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构想,广东省政府授予知识城管委会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并在诸多方面提供专项法制保障。

  今年是中新两国建交30周年,中新广州知识城也迎来了第一个10年建设圆满收官、谋划实施下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起步之年。其从8.08平方公里起步,由曾经乡村郊外的阡陌田舍,蝶变为如今17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陈培进回忆,知识城建立之初,众多企业和投资者一听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纷纷打道回府。但现在,一听到“知识城”这样充满活力的新城,全世界各地的优质企业都主动前来投资、建厂,实现了从零到一。在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下,知识城不仅成为一大批高精尖产业的聚集地,更是建成一座能自力更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新城。未来,知识城将进一步吸引全球的人才和技术等创新力量,促进广东省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从一到无穷大。

  目前,知识城已建立国家和省、市三级工作机制,先后签署知识城合作发展项目54个。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建成6大研发平台,启动产业化项目47个,广州-新加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有序推进,中新合作标杆项目——“知识塔”开工建设,新加坡国际商务服务中心等100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腾飞科技园、中新智慧园等创新载体,初步形成以知识城为核心、联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下一阶段,知识城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城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重要指示,把握中新“3+1”旗舰项目战略定位,按照“加速北部牵引”宏伟蓝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让“一核两心三区多园”点燃创新驱动,让中新二期合作继续乘势腾飞,让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成为城市核心,让生物制药基地走向世界,全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知识经济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2017年3月21日,总投资22亿元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知识城破土动工。据了解,百济神州作为广州开发区重点引进的百亿级产值生物医药企业,带来磁石效应。诺诚健华、绿叶、恒瑞、龙沙等30多个生物医药枢纽型项目在知识城落户,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总营收近千亿元。

搜狗截图20年07月10日1621_38.png

  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是知识城智慧生态科技代表性项目 图 / 李剑锋

  知识城以龙头项目带动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远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知识城共引进落地创维等重大项目165个,目前在建企业投资项目79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过3000亿元。

  “我们在选择落户之前,其实也看过很多地方。但知识城不管是区位还是政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刘建表示,知识城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位置,也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区位上具有绝对优势。

  记者了解到,知识城按下了交通建设“快进键”,积极构建枢纽型交通网络。在建40公里风雨连廊,在建8条轨道交通、5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路,打造30分钟通达机场、火车站、港口,1小时连接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交通圈。

  “知识城速度”也是吸引百济神州落户的原因之一。刘建说,以前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在知识城一天内全部办好。而且,在全世界三家使用KUBIO全新技术生产PD-1药物的企业中,百济神州本来是起步建厂最晚的一家,而现在,百济神州后来居上,将成为世界第一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另外,知识城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的人才政策,也为百济神州吸引世界各地高精尖优质人才提供了保障。

  “百济神州把本应在2年、4年后开始的二期到四期的建设项目拉到今年同时进行,整体工程的完成时间足足提早了4年,超前实现产能4到5倍的增长。”刘建说:“从去年12月开始到今年6月,我们的药物申请了五个治疗适应症,进入报批阶段,而且随时可以开始正式生产,造福广大的癌症患者。”

  同样受益于“知识城速度”的还有粤芯。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于2017年12月奠基,2018年3月打桩施工,2018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2018年12月洁净室正压送风,2019年3月首批设备搬入,6月15日开始投片,9月20日正式宣告投产,从打桩施工到投产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粤芯副总裁李海明说,从建设厂房时的一片荒地,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迅速完善,粤芯周边的配套越来越好。粤芯也定会扎根知识城,在今年第一季度超额25%完成生产任务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大湾区科技创新贡献“芯”动力。

  据悉,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是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 (Virtual IDM)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也是知识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100亿元,达产后将实现月产40000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满足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需求。

  粤芯动工建设后,已有80家集成电路企业链企业前来考察,32家企业注册落地,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形成。

 
编辑:秦艳飞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7-14


2020年01月(《小康》中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中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中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