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康网 小康论坛 卡乐图片网 小康视频 小康直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20年05月《小康》下旬刊
  栏目:特别策划
复工复产: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足鼎立”支撑数字新基建

★文 /刘源隆

QQ浏览器截图20200521213258.png

  重要支撑 “新基建”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刘源隆

  “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被首次提及,“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亦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不同于以往对公路、铁路、水利等传统“铁公基”的概念理解,新基建的“新”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领域,其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新基建”对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5G——建设成本高是普及难点

  新基建主要包含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代表——5G。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所有新基建的相关领域中,5G因其高带宽、低时延、超大规模连接等三大特性,将成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而加速5G建设,将全面促进生产、服务和消费的升级,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纵深,将会促进一批有核心技术和特色应用的创新型企业的崛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在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之际,5G技术将发挥重要的赋能作用。当5G与云计算、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远程控制、传感器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后,将催生众多新兴应用场景。邬贺铨直言:“根据之前几代移动技术的经验,移动通信的新业态是网络能力具备以后才形成的。5G一定会产生出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新应用,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智慧社会的发展,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贡献。”

  那么,5G普及的肯綮之处在哪儿?《小康》、中国小康网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5G的普及难度就在一个“贵”字,也就是5G建设的成本目前依然很高。

  一个基站成本是多少?中国移动曾公布过一个大致的估算,建成一个 5G 基站的成本是 4G 的 3 倍左右;其次5G基站的信号覆盖面积远小于 4G 基站,所以可能需要更多的 5G 基站。近日,中国移动又公布了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结果,总共需求232143座5G基站,采购总额370.88亿元。按此计算,一座5G基站的价格大约16万元左右。

  在不久前工信部举办的5G发展专题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提出5点建议:一是加快推动5G产业链在标准、设备、终端等方面的成熟度;二是帮助协调进场施工问题;三是进一步探索5G商业模式、减少巨额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四是5G作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五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5G建设。

  不难看出,目前5G产业还并不成熟,巨额投资带来巨大经营风险、5G商业模式尚不完整等问题也值得关注。针对第五点,建议通过市场机制推动5G建设。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除了政府的债务、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为主的投资方式,未来或许也应有民间资本的参与。

  AI——基础研究短板亟待补足

  “5G和云、AI是数字化设施的基础与底座。”华为中国云与计算CTO肖苡介绍,在抗疫过程中,基于5G远程医疗的查房、红外测温等实现了快速落地;基于云和AI的工业互联网支撑了政府、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智慧化城市建设也大大加速,推进了数据融合和智能化治理,保障了大量非接触式的业务办理。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

  中南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教授蔡自兴强调,人工智能(AI)“新基建”是强国工程,中国应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基建”,为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据蔡自兴介绍,数据是人工智能之基,并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升级。深度学习摆脱不了对数据的高度依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际上是一对双胞胎,人工智能复兴主要是靠数据智能或者计算智能。做得好的人工智能应用,都对数据有强烈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缺乏高质量数据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构建基础数据平台。

  这也是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由来已久的原因。自2013年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至今已有7年时间,我国大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明显呈现出规模化、集中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形成了贵州贵安、河北廊坊基地、呼和浩特基地等多个数据中心产业集聚区。

  “在硬件方面有计算中心、数据中心,未来还需要建立AI算法中心、知识中心,甚至建立国家级的知识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世光认为,“我国在基础硬件平台上的投入大,但在基础软件平台上的投入则相对较少。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落后至少4—8年。” 山世光指出:“除了基础算法长期的投入之外,我认为应该加强基础智件体系的研究。”

  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还有很长的路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都是“新基建”的“底座”,把它们融合一起会造就什么?它们的发展带给中国千万企业最直观的影响是什么?正如童夫尧所言,目前应该考虑的是,在“新基建”平台上,如何给客户带来更方便、更丰富多彩的应用?

  2020年3月13日上午,随着操作工轻轻按下“吹炼”按键,宝武集团四钢轧总厂1号300吨转炉开启“一键炼钢”模式:吹炼、加料、测温、取样……仅用时17.5分钟,便自动冶炼出一炉优质钢水。

  曾几何时,炼钢需要多位炼钢工协作,在高温、多粉尘的恶劣环境中完成,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如今通过架构于5G技术、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制造,远程“一键炼钢”不再是梦想。

  从2012年首次提出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近年来加速推进。

  202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App)、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工业互联网随之加挡,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使工序对接更精准,有效缓解了口罩等防护物资的紧缺;生产过程减少接触,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者密度;线上业态更多样,减少了技术人员流动,降低了门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说。

  虽然有了一些尝试与应用,但距离建成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我国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毕竟工业互联网的彻底实现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直言:“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管理、服务和安全体系,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存在孤立、分散、封闭等问题,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面临重大威胁。”

  正如《工业互联网浪潮》一书中所言,“下一个紧迫的课题,就是如何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跨越国界,跨越极其复杂的行业、学科和技术壁垒,实现机器与机器的‘握手’,以及全世界工业大数据的汇流”。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5月下旬刊


 
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杂志
发布时间:2020-05-21


2020年01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2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3月(《小康》下旬刊)


2020年04月(《小康》下旬刊)